新華社上海11月9日電 題:美國展商在進博會上展現深耕中國市場決心
新華社記者裴劍容、崔恩慧、褚萌萌
在上海舉行的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美國企業參展面積連續7年保持第一。美國展商紛紛&&看好中國市場,對在華業務發展充滿信心。
自進博會開幕以來,美國大豆出口協會的展位前始終人頭攢動。觀眾排起長隊,爭相品嘗由美國高油酸大豆油烹制的各式菜肴,前來洽談合作的客商更是絡繹不絕。
美國大豆出口協會已在華開展業務43年,這是其連續第8年參加進博會。本屆進博會上,包括該協會在內的13家美國農業團體共同參展,業務範圍涉及大豆、玉米、乳製品及肉類等領域。
美國大豆出口協會首席執行官吉姆·薩特在進博會上接受新華社專訪時&&:“我們希望通過集體亮相,表明我們對中國的堅定承諾。我們始終將中國視為極具價值的合作夥伴。”
農業一直是美企參與進博會的重要領域。今年,上海美國商會與美國農業部共同主辦“美國食品與農業館”。該館佔地350平方米,吸引了19家參展商設展。
6日,美國食品與農業館開館當天,飼料添加劑企業“當然買”在一場簽約儀式上與多家中國客戶達成交易,總交易額達580萬美元。此外,農業生産、加工及製造企業艾地盟公司也在進博會期間與中糧集團等幾家中國主要糧油企業簽署合作協議,簽約金額超200億元人民幣。
“去年進博會上,我們簽署了總價值達7.11億美元的産品協議,較2023年美國食品與農業館首秀成果增長41%。”上海美國商會會長鄭藝説,“今年我們有望打破這一紀錄。”
“進博會是幫助企業對接買家,同時在中國發掘更多機遇的理想&&。”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會長譚森&&。
他認為,美國企業不僅在華穩健運營現有業務,還通過聯合研究、整合供應鏈及與當地政府建立緊密合作,不斷加深在華根基、拓展業務範圍。
2023年,美國大豆出口協會與河南省當地政府、高校等多方合作,在鄭州建立了中美大豆産品應用價值鏈創新中心,推動中美大豆産業合作升級。
“我們將全球最新的農業科技和創新方案分享給中國行業領袖,我認為這有助於增進中美之間的友好關係。”薩特説。
在今年進博會上,美敦力攜1款全球首展、1款亞太首展及5款中國首展産品亮相。而就在進博會開幕前夕,這家美國醫療科技企業在華首個數字化醫療創新基地在北京落地。
美敦力全球高級副總裁及大中華區總裁顧宇韶指出,中國在全球醫療健康産業鏈中正發揮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他透露,美敦力在中國擁有近7000家供應鏈合作夥伴,2025財年本土採購額預計約50億元人民幣,其中約90%的直接採購將供給美敦力的海外工廠。
“通過連年參與進博會,我們建立了信任與深厚的市場認知,實現了從參展商到中國健康産業真正合作夥伴的轉型。”康寶萊中國公共事務部高級總監楊蘭説。這家美國著名營養品公司在本屆進博會上推出了2款産品的亞洲首秀。
今年9月,康寶萊將其位於上海的中國産品創新中心升級為全球産品創新中心。該中心未來不僅服務中國市場,更將其輻射範圍擴展至亞太乃至全球。
“我們的承諾遠不止於産品創新。”楊蘭説。據介紹,康寶萊已在華構建了完整的本土價值鏈——從上海的全球産品創新中心,到蘇州、長沙的生産基地,再到大連的服務交付中心。“這確保我們能夠快速響應中國市場變化,並與之共同成長。”她補充説。
上個月召開的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十五五”規劃建議,專章部署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釋放出中國堅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鮮明信號。
譚森認為,“十五五”規劃將為中美企業擴大合作創造新的機遇。他的看法在美國參展商中引起了普遍認同。
“看到這份規劃,我非常樂觀。”薩特説,“這更堅定了我們攜手共進、深化長期合作關係的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