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武俠精神與當代敘事共振 《赴山海》書寫“新武俠”-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16 09:01:10
來源:解放日報

傳統武俠精神與當代敘事共振 《赴山海》書寫“新武俠”

字體:

在當下古裝劇題材多元化發展的背景下,武俠作品卻愈顯稀缺。然而,武俠題材不僅是深植於中國文化中的獨特類型,更承載着一代又一代觀眾正義與熱血的“武俠夢”。改編自武俠大師溫瑞安原著《神州奇俠》的古裝新概念武俠劇《赴山海》正在騰訊視頻、愛奇藝熱播,該劇由成毅、娜扎等領銜主演,以“成長”“守護”“結義”為核心,打破傳統武俠敘事的窠臼,用更貼近當代觀眾的語言與結構,為武俠題材開闢新的可能。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截至發稿,該劇累計有效播放達2.25億,熱度登頂雙&&冠軍。

與其他武俠題材不同,《赴山海》在改編過程中增加了不少反套路的設定。酷愛武俠小説的肖明明通過“穿書”進入《神州奇俠》的武俠世界,儘管有一個隨身“系統”,卻沒有如願成為武功高強的大俠,反而成了連輕功都忘了的菜鳥蕭秋水。這種對經典武俠IP改編的巧思,打破了傳統“開挂主角”的敘事慣性,為劇情埋下了諸多變數與懸念。

從已播出的劇情來看,《赴山海》用一條紮實的成長線串聯起主角蕭秋水與江湖命運的走向,也將從“武”到“俠”的精神轉化為可感知的敘事進程。初入江湖的蕭秋水,本以為能靠自己魔改出的“外挂”在武俠世界所向披靡,也試圖通過自己的先知拯救唐柔、扭轉蕭家的悲慘命運。可真正踏入江湖後,他才明白,江湖遠比想象中複雜,局中人無法輕易掌控“劇情走向”。從只想憑武功自保,對紛爭避之不及,到與鄧玉函、左丘超然、唐柔組成“神州結義”,共同面對金銀錢莊危局和護送吳老夫人等生死考驗後,蕭秋水開始學會把個人安危置於集體之後;唐柔的犧牲更是他成長的轉折點,推動他從一個只想生存的青年成長為守護同伴、承擔重任的俠者。

劇中,書中世界、局中局、反復反轉等設定不斷打破預期,蕭秋水並非簡單的“穿書”身份轉換,他需要在“已知劇情”與“變數”中反復掙扎。同時由於加了“穿書”這一設定,劇集也巧妙融入了輕喜劇元素,從蕭秋水自製的調酒“莫寄託”,到腦洞大開的防毒面具與飛行傘等現代産物,這些既貼合“穿書者”的身份設定,又為緊張的武俠劇情增添了輕鬆趣味,形成了“嚴肅江湖”與“現代腦洞”的奇妙碰撞,帶來強烈的戲劇反差感。而當蕭秋水逐漸意識到“書中人物命運難以撼動”時,他會如何利用“穿書”優勢做決策,實現自己心中的俠義之道,是讓人頗為期待的。

可以説,《赴山海》以現代敘事手法重新詮釋經典武俠世界,劇集將江湖恩怨、家族責任、個人抉擇與當下觀眾熟悉的價值取向結合,以更緊湊的衝突和更真實的心理動機推動人物成長,讓觀眾看到“俠”不僅是拔刀相助的勇敢,更是思考之後的選擇和擔當。這樣的表達使“俠義”成為能被觀眾理解和感知的現實議題,既保留了傳統武俠的精神內核,又讓其在當代語境中煥發新的生命力。劇中,蕭秋水與權力幫副幫主柳隨風關於江湖“因利而聚”還是“因義而聚”的賭約,更是貫穿始終的核心線索。“利”和“義”之間的爭辯,也通過江湖中人的群像得到印證。劇中既有康家父子這般為利益臥底名門正派的投機者,也有唐柔這樣為救蕭秋水甘願獻出生命的俠義之人,更有眾多為護送吳老夫人與英雄令主動與蕭家站到一起的武林豪傑。觀眾得以在劇中看見俠義精神在一次次抉擇中具象化,這也讓《赴山海》超越了單一的武打爽感,呈現出兼具情義與思辨的武俠新敘事。

劇集中蕭秋水的成長,不是單純的少年崛起,而是一次次在選擇中學會承擔。無論是他堅持挑戰少掌門之位,直面家族權威,還是在危急時刻識破陰謀、帶領眾人突圍,都讓“俠義”成為一種能落地的責任感和行動力。觀眾不僅能感受到江湖的緊張與驚險,也能看到一個青年逐漸成長為可以託付的同伴、可以信任的領頭人,從而引發觀眾對於責任、守護的思考與共鳴。

在人物塑造上,主演成毅用乾淨凌厲的打戲展現蕭秋水從青澀劍客到能獨當一面的大俠的成長,武學能力的變化與角色心性的成熟互相呼應,塑造出極富張力的成長弧光,既還原出真實武俠的質感,也塑造出新時代“90後武俠小生”的鮮明形象。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肖明明、蕭秋水,同樣由成毅出演的權力幫幫主李沉舟已經出場,一人分飾三角的反差感,值得期待。

《赴山海》是一次對“俠義”內核的再發現與再創造,在熱血江湖與現實共鳴之間,提供了武俠文化延續的可能路徑,也讓觀眾再次體會到“武俠”的精神價值。文/卓凝

 

【糾錯】 【責任編輯:唐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