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系統擘畫了新時代城市發展的戰略藍圖,明確提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進城市更新”,並進一步強調“把城市更新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建設宜居、韌性、智慧的現代化城市”。中國中冶深入學習貫徹相關城市工作重要論述,自覺肩負起“資源保障國家隊、兩新服務主力軍”使命擔當,以工程建設、規劃設計、綜合開發等全産業鏈實力與“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創新實踐,將“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核心理念,一筆一畫精雕細琢書寫在每一寸亟待煥新的城市肌理之上,成功打造了一批彰顯人文關懷、追求卓越品質、注重可持續發展的城市更新標杆項目,讓老城區煥發新活力,讓城市更有溫度、更具魅力。
11月26日至27日,由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指導、中國中冶主辦的“走進新國企·探秘中冶‘好房子’”企業開放日宣傳活動在天津、雄安、保定三地成功舉辦。多家中央及行業主流媒體的記者深入中國二十冶天津第一機床總廠城市更新項目、中國二十二冶雄安啟動區創新坊住宅項目、中國十七冶保定蓮池城中村改造城市更新項目,通過沉浸式體驗與深度訪談,共同見證中國中冶以全産業鏈優勢推動城市更新、助力新型城鎮化高質量建設發展的創新實踐。

中國二十冶天津第一機床總廠城市更新項目津一·PARK3
遺存煥新,鑄就魅力“好城區”
走進天津第一機床總廠城市更新項目現場,時光的齒輪仿佛在這裡交織重疊。這座曾承載着華北地區裝備製造業輝煌記憶的老廠區,宛如一部厚重的工業史詩,靜靜佇立,訴説着往昔工業時代的榮光。然而,隨着城市發展的滾滾浪潮,老舊廠房設施老化、周邊片區功能混雜等問題逐漸凸顯,老廠區在時代的變遷中略顯滄桑與落寞。
中國二十冶精準錨定工業遺産保護與城區現代功能需求的結合點,採用全域、全要素、系統化的“好城區”煥新理念,分類施策推進建設,成功將沉寂的工業“銹帶”蝶變為充滿活力的城市“秀帶”。
讓工業遺産“活”在當下。中國二十冶為廠內蘇式廠房、大型機床設備及工業管線等具有歷史價值的遺産建立詳盡檔案,通過BIM技術完整保留並精準還原工業特色的建築結構細節,對屋面、墻體實施防滲加固改造,既延續工業風的歷史肌理,又滿足現代建築的安全與環保標準。
讓城區生活“美”在日常。在居住環境提升上,中國二十冶通過屋面防水、管道換新、路面鋪設、完善配套設施、綠化種植等組合式改造方式,祛除老舊城區小區普遍存在的屋面漏雨、管網堵塞、道路破損等頑疾;在交通出行上,通過優化路網結構,拓寬改造斷頭路、瓶頸路,新增2.3公里市政道路,實現廠區與居民區、商圈的高效連通;在公共服務配套同步升級上,新建2所幼兒園及1處文化活動中心,整合養老、就業、便民服務等功能,構建起便捷高效“15分鐘便民服務圈”,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服務。
讓城區發展“強”在未來。為推動“工業遺産保護、産業升級、城市功能完善”深度融合,本項目依託機床總廠的工業底蘊與區位優勢,引入高端裝備製造研發、工業設計、數字經濟等新興産業。目前,園區已簽約入駐企業20余家,預計將帶動就業崗位500余個,引入餐飲、休閒、文創等多元業態,成功實現從傳統工業廠區到新興産業高地的轉型跨越,勾勒産城融合新圖景。
目前,中國二十冶已將城市更新確立為“十五五”規劃主航道,緊扣國家城市更新戰略要求,致力於探索一條內涵式高質量城市發展路徑。通過物理空間改造與系統更新,激活城市內在動能,着力打造宜居、韌性、智慧的新城市,實現經濟活力、歷史文脈與社會責任的協同共生,促進工業遺存保護、産業轉型升級與民生福祉改善的有機統一,極致彰顯中冶人在城市更新領域的責任擔當,用專業實力打造“好城區”城市的靚麗底色。
匠心築夢,雕琢未來“好房子”
走進中國二十二冶雄安啟動區創新坊住宅項目現場,一座座樓宇正破土而出,以鋼筋鐵骨撐起未來的輪廓。舉目遠眺,住宅樓的主體框架已清晰成型,簡約利落的線條在天際線上勾勒出未來生活的詩意想象;近觀施工區域,數&塔吊伸展鋼鐵臂膀,於空中織就繁忙軌跡,成為這片熱土上躍動的建設詩行。這沸騰的建設圖景,不僅鋪展着城市生長的脈絡,更為未來宜居宜業的理想生活,繪就了一幅充滿力量的開篇。
為了雕琢未來“好房子”的生動實踐場,中國二十二冶聚焦“綠色生態、智能創新、人居提質”三大方向,緊盯安全、舒適、綠色、智慧“好房子”目標,全面提升高品質住宅建造的設計、材料、技術等標準,建設雄安特色的“好房子”。
構建“醫療+教育+居住”複合功能集群。住宅部分南區項目包含5個地塊33棟樓,涵蓋住宅、幼兒園、商業配套及地下設施等多元業態,對加速啟動區城市風貌與生活氛圍形成起到關鍵性作用。
系統探索“好房子”建設模式。中國二十二冶將數字化、智能化、精細化貫穿規劃、施工、管理全生命周期,依託物聯網、BIM、大數據等技術,實現智能建造平台與項目業務全鏈路融合管理項目全周期;應用“雲巡查+智慧調度”系統,依託無人機實時監測與BIM模型智能糾偏技術,借助管理雲平台人員、質量、安全、進度、物料、環保、成本七大模塊進行全要素精細化管控,推動項目向高效益、低排放、智慧化的新型建造轉型。同時,堅持“事前預控、事中嚴管、事後追溯”的質量管理理念,推行“雙前置”機制,以“樣板引路、首件驗收”模式節省成本保證進度,以“上崗證+反交底+三色驗收”體系實現關鍵工序專項閉環,為新區建設未來之城“好房子”提供支撐,為推進全國住房高質量發展貢獻中冶力量。
以雄安啟動區創新坊住宅項目建設為縮影,中國二十二冶緊緊抓住城市更新帶來的重大戰略機遇,聚焦“城市更新開發服務商”,延伸城市運營産業鏈條,打造“全鏈條賦能、全要素協同、全周期運營”的差異化競爭力,通過整合規劃諮詢、設計研發、金融服務、産業招商、運營服務等高端優質資源,為客戶提供“投、融、建、管、營”一站式全流程服務。先後在數十個城市承建了上百項舊城改造工程,助力萬戶家庭點亮生活質感、實現“安居夢”,切實擔負起“好房子 中冶造”的強大使命任務。
綠色領航,構建宜居“好社區”
站在中國十七冶保定蓮池城中村改造城市更新項目現場,映入眼簾的是整潔美觀的樓宇立面、平整暢通的道路街巷、布局合理的綠植花卉。高層住宅、幼兒園、鄰里中心、園林景觀等錯落分佈,文化教育、運動健身、社交互動與自然愜意巧妙融合,居民在小區裏休閒鍛煉,孩童在新添置的游樂設施旁嬉戲玩耍,一幅城市更新的美麗畫卷正全面鋪開,一座現代化品質新城正加速崛起。
中國十七冶錨定“好房子、好社區”建設目標,構建全鏈條管控體系,將綠色理念融入項目全流程,全方位打造節能低碳生態家園,為群眾提供舒適健康便捷的居住體驗。
創新設計,築牢綠色根基。在南八里莊地塊幼兒園採用“主動技術優化”理念,改進結構保溫一體化複合保溫板的施工工藝,採用拉縫板提高建築穩定性、增強抗震性和抗風性能,提升綠色環保性能,打造“使用功能齊全、居住環境優美、配套設施齊備、施工質量優良”的新社區。
前期策劃,構建新建造體系。構建依託“高強度鋁合金模板+全鋼附着式智能爬架+外墻保溫一體化板+承插型盤扣式腳手架+內墻高精度砌塊薄抹灰”五大施工工法的新建造體系,確保施工方案可行合理;三維場布模擬施工場地,動態計算臨建工程量、把控成本,實現質量效益雙提升。
施工加速,優化工序提質增效。依據全穿插理念優化工序實現流水作業,既降低成本又縮短周期,保障項目二期提前近三個月交付並率先供暖。
質量把控,多舉措保障品質。注重各專業細節質量,落實工序“首件制”要求,穿透式把控分包管理;嚴格執行樣板先行,全方位展示建造標準與質量要求;搭建智慧工地管理平台,運用BIM應用、深基坑監測、實時視頻監控、無人機巡檢、物聯網、環境監測等技術應用加強10個模塊管理,真正實現信息技術與建築工程施工現場管理深度融合。
在城市更新進程中,中國十七冶將緊跟國家戰略步伐,以改善民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推進“四化”轉型、爭創“五個一流”為路徑,充分發揮“投資、設計、建造、運營”全産業鏈集成優勢,通過布局技術鏈、産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和生態鏈等方式服務城市更新,積極推動“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建設,不斷探索更高質量、更具溫度、更可持續的更新路徑,推動城市功能更加完備、城市治理更具韌性智慧、城市品質更加綠色宜居。
科技賦能,打造智慧“好小區”
在武漢青山區21街項目現場,一棟嶄新的高層住宅拔地而起,米白色與暖灰色相間的外立面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流暢的現代線條與錯落有致的立體綠化相映成趣。幾位老居民正在項目外圍駐足觀望,指着700平方米的空中花園興奮交談——那裏曾是他們居住了幾十年的老舊房屋,如今即將成為他們安享晚年的現代化家園小區。
作為湖北省首個危舊房合作化改造試點項目、湖北省探索城市更新新路徑的標誌性工程,中國一冶結合青山區城市、小區功能提升與歷史文脈傳承需求,通過“住宅合作社+數字建造+綠色低碳”的創新實踐,在僅6400平方米的狹小地塊上建造宜居新家園。項目實行“一戶一方案”,打造7種南北通透戶型,通過全面滿足適老化規範要求,配套建設養老、托育、健身等完整社區設施,構建全齡友好型居住環境。創新採用“立體花園式”綠化,通過在地面、裙樓屋頂及17層架空層設置綠化,使整體綠化率超過30%,應用綠色建材比例超過85%。積極踐行數字建造理念,自主研發集成物聯網、大數據與AI分析技術的數字化管控平台——“一冶數建平台V3.0”,實時監控項目進度、質量與安全數據,實現施工管理效率提升15%,成本損耗降低3%;創新採用“BIM+天佑碳平台”雙引擎系統,實現施工全過程可視化與精細化管理,構件級碳排放數據追溯與科學決策,有力驅動建築低碳轉型,為推進城市更新“好小區”建設探索出一條新的實施路徑。
當前,中國一冶精準把握城市更新行動機遇,系統開展政策研究,加快構建“城市體檢、規劃、設計、投資、改造、運營”的全産業鏈服務能力,並以城市更新領域六大核心技術為支撐,深度融合數字建造與綠色低碳技術,通過創新商業模式和完善網格化營銷體系,推動城市更新業務高質量發展。公司已在武漢、深圳等重點城市落地實施多個重點項目,以全産業鏈一體化優勢助力“老房子”變“好房子”、“老小區”變“新小區”。
城市更新,不僅是空間的重塑,更是時代的回應、人民的期盼與未來的召喚。面向“十五五”新征程,中國中冶將持續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為根本遵循,將央企責任擔當融入城市肌理,在工業遺存中喚醒歷史記憶,在未來之城中構築綠色夢想,在民生工程中托舉萬家燈火,在智慧小區中編織數字生活,在廣袤國土上繪就更多有厚度、有溫度、有深度的城市更新壯美畫卷,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為人民幸福鋪展錦繡前程——這既是使命所繫,更是初心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