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貝魯特11月27日電 記者手記|黎以停火一周年:戰火未熄 陰影仍在
新華社記者曹昌浩 申峰
在黎以停火協議生效滿一周年之際,以色列不斷加大對黎巴嫩南部及東部地區的空襲和炮擊力度,甚至在近日直接襲擊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南郊地區,令原本脆弱的停火協議面臨崩潰風險。
新華社記者近日在黎南部多座邊境村鎮走訪時發現,不少冒險返鄉的居民仍生活在恐懼之中。居民在以軍反復發布的“撤離令”下四處輾轉,炮擊、房屋爆破以及無人機在頭頂持續盤旋,幾乎已成為他們的日常。
“我們帶着恐懼入睡,又在恐懼中醒來。停火協議與這片土地上的真實景象相去甚遠。”在黎東南部小鎮希亞姆,50歲的費扎·納斯魯拉坐在廢墟上無奈地説。
她説,自家房屋的重建工作幾乎不可能開展,挖掘機等施工設備在以軍襲擊中被多次破壞。襲擊陰影下,黎南部居民出行受限,多地在夜晚幾乎空無一人,農民也不敢輕易進入自家田地。“我們隨時準備攜帶行李逃離,因為以色列的軍事行動從不留情。”
自2024年11月27日黎以停火協議生效以來,以色列以真主黨違反停火協議為由頻頻對黎巴嫩發動襲擊。據黎巴嫩安全部門統計,一年以來,以軍對黎巴嫩共實施2223起地面、3033起空中、171起海上軍事行動。
動蕩之中,兒童成為最脆弱的受害群體之一。聯合國兒童基金會26日發表聲明説,黎以停火協議生效一年來,黎巴嫩境內仍有至少13名兒童死於襲擊,另有146名兒童受傷。黎巴嫩各地兒童仍生活在暴力和恐懼之中,亟需一個安全、能夠提供心理支持及保障其權利的環境。
這一年間,黎巴嫩軍隊也在不斷加強邊境部署,以彌補安全缺口。在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聯黎部隊)的支持下,黎巴嫩軍隊已在南部邊境地區重新部署,建立120多個永久據點。此外,聯黎部隊還發現了350多個無人看守的武器彈藥藏匿點,其中包括280多枚未爆彈藥,均已移交給黎巴嫩軍方處理。
然而據黎軍情報部門消息,以軍在黎南部邊境佔據約11.39平方千米的土地,且佔據五處關鍵制高點,這導致黎軍仍難以完成沿黎以臨時邊界“藍線”的全面部署。
10月底,黎巴嫩總統約瑟夫·奧恩公開&&,為結束以色列對黎南部的佔領,黎方做好了與以方談判準備,但以方繼續用襲擊回應談判,缺乏和談誠意。11月3日,奧恩再次呼籲與以色列進行外交談判。11月6日,黎巴嫩真主黨發表公開信,勸誡奧恩等黎政要不要“陷入與以色列談判的陷阱”,稱此類對話對黎主權構成“生存威脅”。
26歲的哈桑·達烏德告訴記者,停火協議“像一把破傘”,在缺乏國際社會監督與約束的情況下幾乎起不到任何實際作用,“任何小摩擦都可能迅速點燃邊境局勢”。
黎巴嫩政治分析人士尼達勒·伊薩&&,以軍頻繁對黎巴嫩發動打擊,局勢遠談不上穩定。“多國正在嘗試通過外交努力防止以色列升級軍事行動,但以色列態度強硬。”
黎以停火協議簽署一周年以來,持續的軍事行動和不斷升溫的緊張態勢讓停火更像一段短暫喘息。對於在廢墟與恐懼中度日的黎巴嫩平民而言,他們期待的並非一紙協議,而是真正能夠恢復安全與正常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