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載教育報國 新征程再書華章-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16 09:02:28
來源:中國教育報

六十載教育報國 新征程再書華章

字體:

2025年10月,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迎來建校60周年華誕。

60年前,百餘名師生、20余間平房,學校就此踏上了艱苦創業之路。

60年後,在校師生1.6萬餘名、佔地面積近1600畝、為社會培養了10萬餘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已經站在了全國高職院校第一方陣,綜合辦學實力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耕耘方寸間,奮進一甲子。60年來,學校在歲月流轉中砥礪前行,走出了一條高水平高職院校特色發展之路,繪就了一幅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壯闊圖景。

舉步維艱 曲折前行

1965年學校初創,時為半工半讀式的無錫市商業中等技術學校。建校之初,學校僅有學生103名、教職員工11名、校舍20余間,建築面積近800平方米。經過一年的艱苦開拓,學校辦學漸入佳境,隨後卻陷入停頓狀態。

1973年,商校人着手開展復校籌備工作;同年9月,無錫市商業中等技術學校正式復校;1978年10月,更名為江蘇省無錫商業學校;1999年11月,學校順利通過國家級別重點中專評估驗收,並於當年開始試辦五年制高職(大專)。在時代變革的大潮中,全校師生員工在學校黨委的堅強領導下艱苦創業、奮發進取,學校的辦學實力逐步攀升。

2000年4月,經江蘇省政府部門批准,江蘇省無錫商業學校、無錫市商業技工學校、無錫市商業職工中等專業學校三校合併,籌建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同年10月,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經教育部門備案正式建立,學校由此邁上一個新的&&。

數次更名、頻易校址,學校的辦校歷程可謂幾經坎坷。但一代又一代商院人懷揣對教育的熾熱情懷和對職業人才培養的擔當堅守,披荊斬棘、砥礪前行,推動學校開始了一系列跨越式發展,步履堅實、成長穩健。

改革興校 乘勢而上

作為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職業院校,學校長期堅持“拆了圍墻辦職教,融入市場育英才”的理念,2003年3月創辦全國首條大學生創業街,2004年承辦全國第三次高等職業教育産學研結合經驗交流會,隨後在不斷的升級中搭建了大學生創新素質養成和創業實踐的多元&&,在産教融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方面早早進行探索與實踐。

2006年,學校與深圳市愛迪爾珠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愛迪爾”)簽約,合作開展店長培養,愛迪爾投資300萬元在校內建起珠寶分店,並將其打造成供全國各地分店學習效仿的示範店。學校和企業共同設計以崗位素能培養為重的“漸進式”教學組織模式,推動從“課堂”到“店堂”漸進學習、“學生”與“學徒”角色融合,加快學生職業成長,70多名畢業生先後在愛迪爾珠寶店入職,成為行業英才。

這是學校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踐的一個縮影。作為全國商貿職教集團、全國數智商貿産教融合共同體、江蘇商貿職教集團的牽頭院校,學校積極推動“政校行企”多元主體集團化辦學,持續擴大行業企業對職教辦學的參與深度,依託優勢特色專業群,聯合京東集團、洲際酒店集團等龍頭企業開設現代學徒制專業34個,開展訂單班等校企合作項目83個,成立産業學院10個,入選江蘇省高職院校首批現代産業學院建設項目。從“校中店”到“訂單班”“現代學徒班”,再到産業學院,學校把學生作為企業的“準員工”加以培養,不僅得到了訂人員、訂數量的“就業訂單”,更打造了訂水平、訂質量的“人才訂單”,校企雙方在合作中實現了雙贏,探索出“服務學生、服務教師、服務企業,學校領導、二級院系主任、骨幹教師對接企業,組織化、系統化、國際化推進”的人才培養“三三制”協同新模式。

2007年、2011年,學校分別以“優秀”等次通過高職高專院校人才水平評估和人才培養工作評估;2008年,學校被確定為首批江蘇省示範性高職高專院校建設單位;2015年,學校被列為全國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學校連續多年承辦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榮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獎項61項,全國、江蘇省“挑戰杯”競賽特等獎、一等獎共9項,國家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省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3項、一等獎5項、二等獎10項,人才培養質量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認可。

同時,學校積極服務“一帶一路”倡議,在海外辦學領域取得顯著成效,為中國職教“走出去”作出了有益探索。

早在2012年,為了應對柬埔寨西港特區人才需求,學校與紅豆集團在柬埔寨西港特區聯合成立西港培訓中心,並在此後的6年中累計舉辦13期培訓,共3.5萬餘人次受益,切實提高了西港特區企業勞動力的職業素質和技能。2018年,學校與紅豆集團聯合申辦的西哈努克港工商學院在柬埔寨獲批成立,成為我國首個校企合作股份制應用型本科海外大學。目前,該校已入選亞洲合作資金項目、首批中國—東盟高職院校特色合作項目、江蘇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重點項目。

此外,學校還牽頭成立中德高等職業教育合作聯盟(江蘇—柏林),與英國、澳大利亞、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的優質高校簽訂合作備忘錄,定期選派師生赴海外交流、學習和工作,校企聯合開發的149項職業、專業及課程標準獲得柬埔寨、岡比亞、坦桑尼亞等國家教育部門認可並推廣。學校在高職院校海外辦學領域的引領示範作用進一步彰顯。

磨煉創新 內涵發展

隨着2017年入選江蘇省高水平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單位,2019年獲評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並成為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單位,學校建設發展步入了快車道。在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上,學校深知只有不斷磨煉創新,深化內涵式發展,才能持續推動學校建設提質增效、邁向卓越。

2025年7月,教育部門公示第二批國家級別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名單,學校旅游管理教師團隊成功入選,高層次人才和高水平團隊建設取得又一成果。

近年來,學校牢固樹立“人才是事業發展第一要務”的理念,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不斷健全黨管人才工作格局、領導體系、運行機制,建成了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雙師”隊伍。

一方面,落實師德師風第一標準,推動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師德養成,以優秀師德師風帶動形成優良教風學風。另一方面,全面實施“雛鷹計劃”“頭羊計劃”和教學名師、卓越“雙師”等選拔培養計劃,“雙師”素質培養和結構優化雙管齊下,人才引育質量顯著提升。截至目前,學校共入選國家級別教學團隊4個、國家級別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1個;教師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中獲一等獎5項,擁有江蘇省教學名師、骨幹教師、“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産業教授等省級人才及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優秀教學團隊等人才團隊50余個,專業課教師中“雙師型”教師佔比達96.88%。

面對新質生産力發展的新需求,學校主動順應數字化、智能化發展趨勢,找準專業群在産業鏈條中的對接場域,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緊密對接江蘇省“十四五”現代服務業和“51010”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發展需求,主動服務無錫“465”現代産業集群建設,不斷優化專業結構。在聚焦“數智商貿技術、數智産業發展、數智人才培養”重構數智商貿專業集群的同時,重點打造“新能源汽車技術”“烹飪工藝與營養”2個特色高水平專業群,構建起以服務數智商貿為主體、以服務戰略性新興産業與智能製造為兩翼的“一體兩翼”專業格局。

學校現有國家級別高水平專業群1個、省級高水平專業群6個、國家級別骨幹專業6個、央財重點支持專業2個,建成國家級別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1項、職業教育國家在線精品課程6門,獲得全國優秀教材獎2項,獲評“十四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22部,入選教育部門職教公有雲課程資源&&研修工作室牽頭單位。目前,對接産業吻合度高、資源整合共享度高、人才培養産出度高的高水平專業群建設正在有序推進,在專業集成、跨界與整合的影響帶動下,學校人才培養與社會服務的實效、成效和質效持續有力提升。

學校先後入選全國高職院校“育人成效50強”、“國際影響力50強”、教師發展和學生發展指數100所優秀院校、60所服務貢獻典型學校、東部地區“人才培養卓越高等職業學校”50強榜單,多次榮獲江蘇省“高技能人才搖籃獎”,並以“優秀”等次順利通過教育部門首輪“雙高”終期績效考核。

鑄魂育人 領航致遠

在學校黨委的堅強領導下,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把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黨委第一議題、黨總支第一要求、黨支部第一任務、黨員第一要事,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深化“黨建+”行動和黨建聯建行動內涵,推動基層黨組織對標爭先、強基創優,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

作為黨建和思政工作的重要交叉點,馬克思主義學院概論教師黨支部的建設思路頗具典型性。

馬克思主義學院概論教師黨支部共有22名黨員,都是思政課教學的中堅力量。黨支部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業務,按照“標準化—優質化—特色化”的建設思路,以高校基層黨支部“七個”有力建設目標為着力點,積極搭建思想教育&&、作風建設&&、人才成長&&,持續激活基層黨建工作動能,形成了符合學院實際、兼顧專業特點的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作模式。該黨支部先後獲評無錫市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示範點、首批江蘇省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入選第四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全國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強國行”專項行動團隊。

在強有力黨支部的支撐下,思政課教師盡情發揮所能、展現擔當作為,先後榮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教學能力比賽一等獎1項,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展示活動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江蘇省職業院校教學能力比賽一等獎3項,申報獲批國家社科基金課題1項、教育部門人文社科課題4項,指導學生獲得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總決賽金獎等10余項和其他市廳級成果10多項。馬克思主義學院連續3次入選“江蘇省示範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建+思政”深度融合的育人路徑充分激發了資源整合的集聚效應,顯著增強了育人合力。

為更好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學校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推動育人責任鏈、育人時間鏈、育人空間鏈“三鏈銜接”,深化大格局、大資源、大師資、大&&、大文化、大生態“六大建設”,實現“五育”融合,全面構建起“1365”體系。2門課程分別獲批國家級別和省級課程思政示範課程,1個團隊入選國家課程思政教學團隊,8人榮獲教育部門課程思政教學名師稱號,入選教育部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綜合改革與精品建設項目1項、江蘇省職業院校“三全育人”工作典型案例1個、江蘇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和中青年骨幹隊伍建設項目2個。

學生中涌現出了一大批獲得江蘇省“大學生年度人物”提名獎、江蘇省“優秀共青團員”等榮譽的先進代表,學生團隊相繼獲得全國“挑戰杯”大賽一等獎、大學生藝術展演全國一等獎和江蘇省特等獎、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金獎等榮譽,學生的政治素養和綜合素質顯著提升。

撫今追昔 鑒往知來

櫛風沐雨,曾經曆盡曲折前行路;春華秋實,如今已是桃李芬芳時。在1965年到2025年60年的風雨歷程中,孜孜以求的商院人始終心懷“國之大者”,在創業中起步、在勤勉中發展、在創新中跨越,交出了一份優秀的歷史答卷。

在這份答卷裏,書寫了商院人許黨報國的熱血情懷、立德樹人的赤子之心、科教融匯的能力本領、服務地方的責任擔當,彰顯了“崇德、勤學、敬業、強能”的價值追求,鑄就了“艱苦創業、自強不息、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品格,展現了開放協同、創新卓越的氣度格局,涵養了奮發有為、善作善成的壯志情懷。

站在一甲子的新起點上,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將始終保持奮鬥的姿態,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寬視野持續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回答好“強國建設,商院何為”這一時代命題,這才是對崢嶸歲月的深情致敬,更是融入職業教育“大發展”、擁抱産業升級“大變革”的應有態度。

學校將着力構建和完善新時代職業人才培養體系,以高質量推進産教融合為抓手,以提升高水平辦學能力為重點,深入推進“五金”新基建,營造數字化教學新生態,不斷提升國際化辦學水平,辦有特色的職業教育;主動對接國家戰略需求,面對新質生産力發展的新需求,服務教育強國建設,以高質量人才服務區域發展、支撐産業發展,辦有擔當的職業教育;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構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增強思政育人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辦有情懷的職業教育;堅持以生為本,持續深化內部治理改革,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提升師生的幸福感和滿意度,辦有溫度的職業教育。

任重道遠須策馬,風正潮平好揚帆。

面向未來,商院人將如校歌所唱的那樣同心聚力、勇毅篤行,“在這片夢開始的地方繼續揚帆起航,共創明日的輝煌”。(張志祥 徐漢文)

【糾錯】 【責任編輯:史秀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