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肩挑”政治輔導員:做“又紅又專”的同行者引路人-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1/22 14:47:18
來源:中國教育報

“雙肩挑”政治輔導員:做“又紅又專”的同行者引路人

字體:

  清華大學輔導員帶領學生在河南省蘭考縣開展紅色實踐。(資料圖片)

  清華大學材料學院輔導員江國琛、能動係輔導員林龍生在雲南省華坪縣走訪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料圖片)

  1953年,清華大學在時任校長蔣南翔的倡導下,創建了“雙肩挑”政治輔導員制度,選拔一批政治上堅定、業務上過硬的高年級學生擔任輔導員,他們“一肩挑業務學習,一肩挑思想政治工作”。七十餘年來,“雙肩挑”政治輔導員制度不斷發展完善: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逐漸改為從在校全日制研究生中選拔輔導員;1995年,設立研究生德育工作助理;2000年後,在本科生輔導員隊伍中先後設立黨建輔導員、網絡輔導員、心理輔導員等新崗位,完善輔導員崗位格局。“雙肩挑”政治輔導員制度不僅有效加強了學校思想政治工作,而且在輔導員隊伍中培養出一大批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成為學校一項極具特色、極其重要的制度安排,是學校育人傳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扛起鑄魂育人的時代責任

  輔導員以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為重點,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堅持政治引領,築牢學生理想信念。輔導員擔任學生黨支部書記,以學生黨支部建設為抓手,帶動學生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吸納優秀學生加入黨員隊伍。在理論學習上,輔導員先學一步、深學一層,通過輔導員讀書會、輔導員專題培訓等形式,強化理論武裝和思想引領能力。同時,輔導員通過講授主題黨課等,將理論學習成果轉化為育人動能,將學習成果帶到學生身邊。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群眾游行活動、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慶祝活動、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志願服務行動計劃、疫情防控等重大專項中,全體輔導員率先垂範,帶領學生深度參與,打造參與式、浸潤式“大思政課”,因勢利導強化學生理想信念。

  堅持全面覆蓋,關心指導學生全面發展。輔導員通過與學生近距離接觸、面對面交流,引導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學習等方面遇到的困難。輔導員與每名學生每學期至少進行一次深度輔導,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困惑、學習生活狀態,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引領。幫助學習與發展遇到困難的學生對接輔導資源,對存在心理困擾或思想困惑的學生給予重點幫助,通過因材施教計劃支持學生在科創、文藝、志願等方面的個性化發展需求。輔導員始終堅持“不落一人”,讓每名學生都能得到全面發展所需要的陽光和土壤。

  堅持榜樣示範,潛移默化中實現朋輩引領。輔導員全員入住本科生宿舍,與學生同吃同住同生活,形成朋輩引領的天然紐帶,在學生公寓內“見縫插針”開展學習指導、深度談話、教育引導等工作。輔導員自身也是學生,年齡與成長環境相近使其對學生的思想動態更加了解,溝通交流更加順暢。同時,輔導員是學校中思想政治水平突出、業務成績優秀的高年級學生,能夠發揮良好的朋輩示範作用,潛移默化地激勵學生奮發向上,有效地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

  積極應對學生思政工作新挑戰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黨的教育事業特別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着新形勢新挑戰新任務。輔導員隊伍更需不斷提升工作能力,切實擔負起培養時代新人的光榮使命。

  中國式現代化和教育強國建設對人才培養提出更高要求。邁上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高等教育的需要,對科學知識與優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對人才培養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青年學生處於人生成長成才的關鍵時期,需要扣好第一粒扣子,踩實第一步&階。如何引導學生全面客觀認識當代中國與世界,在批判鑒別中明辨是非,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是高校輔導員隊伍亟待回答的問題。

  新時代青年特點變化給思想引領帶來更大挑戰。伴隨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深刻變革,當代青年呈現出許多與父輩不同的鮮明特點。一方面,當代青年獲取信息的渠道日益便捷,交往交流日益頻繁,知識儲備豐富、視野格局開闊。另一方面,社會競爭加劇,國際局勢、社會的急速轉型也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滋生出了部分青年“內卷”“躺平”的心態。如何用青年人願意聽、聽得懂、能記住的語言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激勵學生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是輔導員開展思政工作的一大挑戰。

  互聯網時代給學生思政工作帶來新挑戰與新機遇。當代青年是伴隨互聯網成長起來的“原住民”,青年學生的信息獲取更加依賴網絡渠道。網絡空間是信息傳播、資源聚合、師生互動的線上空間,也是理論宣傳、思想溝通、價值引領的前沿陣地。互聯網已經成為輿論鬥爭及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戰場,網絡思政工作是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互聯網時代,如何在現實和網絡中都發揮輔導員“總與學生在一起”的獨特優勢,既是輔導員們必須思考和破解的難題,也是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機遇。

  推動輔導員隊伍建設高質量發展

  新時代新征程,清華大學多措並舉,不斷提升輔導員的政治判斷力、思想引領力、榜樣示範力和行動感召力,以高質量的輔導員隊伍建設,促進學生思政工作高質量發展。

  嚴格選任管理,強化輔導員政治判斷力。學校高度重視輔導員的選拔與培養,堅持在學習成績優秀、政治覺悟高、工作能力強的研究生黨員中選拔輔導員,充分保證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工作傳承。同時,學校堅持嚴的標準,持續錘煉嚴的作風,持之以恒加強輔導員作風建設。近年來,學校制定發布了一系列輔導員相關制度:2017年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雙肩挑”政治輔導員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2022年制定《優秀輔導員評選辦法》,2023年制定《“雙肩挑”政治輔導員管理辦法》,不斷提升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制度化與規範化水平,突出輔導員鮮明的政治底色。

  健全培訓體系,提高輔導員思想引領力。在實踐探索中,學校逐漸形成了系統化專業化的輔導員培訓體系,全方位提高輔導員的思政水平和工作能力:組織新上崗輔導員進行集中培訓,幫助輔導員快速把握工作要點、理清工作思路;開設“時政熱點研討”“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多門輔導員課程,幫助輔導員系統地掌握思政工作所需的理論知識,提升輔導員網絡思政工作能力;打造“輔導員早餐”“研思工作坊”等微沙龍,有針對性地化解輔導員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困惑。

  完善發展支持,提升輔導員榜樣示範力。學校不斷完善輔導員全周期發展支持體系:一方面,設立輔導員發展支持專項基金,支持輔導員參加境內外社會實踐,赴境外一流高校和學術機構開展學術研究與交流活動,選拔和支持優秀輔導員博士畢業後赴國際一流學術機構從事博士後研究,幫助輔導員實現“紅”與“專”的有機統一和相互促進。另一方面,設立輔導員專項榮譽,開展優秀輔導員評比,每年召開輔導員大會,加強輔導員身份認同,增強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政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加強職業引導,強化輔導員行動感召力。輔導員不僅要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做學生全面發展的榜樣,更要在就業選擇時為學生作出示範。學校高度重視輔導員就業引導,面向輔導員提供專業化職業諮詢支持,邀請優秀輔導員校友開展職業發展分享,支持輔導員前往全國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開展就業實踐,引導輔導員深入了解祖國一線建設情況。學校黨委書記每年與畢業生輔導員進行座談交流,鼓勵輔導員“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成大事業”。七十餘年來,一代代清華輔導員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輔導員的發展選擇也潛移默化地在學生中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人生志向在清華學生之間代代相傳。

  未來,清華大學“雙肩挑”政治輔導員制度將繼續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廣大輔導員一定能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確保黨的事業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後繼有人作出新的貢獻。(作者:過勇 係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

【糾錯】 【責任編輯: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