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白色污染畫上休止符-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17 09:04:20
來源:人民日報

為白色污染畫上休止符

字體:

  一次性餐盒、泡沫塑料、塑料袋……這樣的低值塑料包裝,全國每年産生超過5000萬噸。它們因回收較難、回收成本較高,成為白色污染的頑固源頭。海南作為島嶼省份、海洋大省,生態環境更為脆弱,治理塑料污染更為迫切。如何為白色污染畫上休止符,是業內一直思考的問題。

  彼時,在全面“禁塑”的背景下,全生物降解是一個解題思路,也是一條標準未明確的新路,等待着先行者探路。為協助科研團隊制定標準,我們將工廠變成“打樣車間”“中試基地”。一有新的技術參數,我們就立刻動手生産樣品,送到實驗室檢測。探路往往不會一次就成功,摸索的勇氣、跋涉的韌性必不可少。反復試驗、不斷淬煉,我們把成品擺到大家面前,證明技術可行、産品可靠,以個體努力推動行業標準向前走一步。各盡所能、凝聚合力,大家一起“摸着石頭過河”,就會在團結奮鬥中摸索出新路徑。

  解決問題是技術的歸宿,創新的含金量就在於現實針對性。比如説,餐廚垃圾往往套着袋子,在進發酵池處理時需要人工“破袋”,費時費力。對此,我們研發出“7天快速降解袋”,袋子在7天內就能自行降解,省去了破袋環節,提高了整體效率。又如海南空氣濕度大,原料容易受潮,導致産品性能不穩定。我們改進工藝,新增原料除濕環節,以小環節上的創新,為産品質量提供有效保障。技術不該是虛浮的炫技。結合現實給出方案,就算是微小的改良、更新,也能發揮大的價值和作用。

  今年7月,《海南省深化推進“無廢島”建設工作方案(2025—2030年)》&&。“無廢島”聽起來不可思議,但並非空中樓閣。海南將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這讓我意識到降解和回收並不互斥,而是互補:可以被回收的空調外殼、礦泉水瓶等,能在末端環節重煥新生;而沾滿油污的外賣餐盒、破碎的農用地膜等,難以回收,更適合在源頭上降解。降解和回收雙軌融合,全鏈條纖悉無遺——“無廢”這個目標,就這樣被分解成了一個個可以實現的步驟。這啟示我們,不要畏難,扎紮實實一點一點幹,就能釋放出超乎預期的能量。

  從2018年全面“禁塑”,到如今梯次推進“無廢島”建設,我作為海南的居住者、建設者,從時代機遇和行業變化中受益良多。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無法兼容的想法是片面的,只有在保護環境的前提下發展經濟,才能獲得長期的回報。此外,改革的潮頭往往是探索的前沿,能夠催生出創新的成果。在創想上“天馬行空”,在創業上“腳踏實地”,就能以時代滋養自身、以自身貢獻時代。

  透過辦公室的玻璃窗,可以看到海南的碧海藍天。投身綠色發展事業,守護這片碧海藍天就是我的責任。抱着“雖遠必至”的信念步履不停,我們就能創造更多不可思議的奇蹟。 (吳 軍)

【糾錯】 【責任編輯: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