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已逝小羊發訃告:幼兒園生命教育值得讚許-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6/24 09:28:37
來源:紅網

為已逝小羊發訃告:幼兒園生命教育值得讚許

字體:

近日,杭州西湖去申花路幼兒園發布了這樣一條特殊的訃告——“很遺憾,6月17日中午,羊離開了我們。”當天,幼兒園的團寵——14歲的公羊頂頂,離開了孩子們。該訃告一經發出,引起廣泛熱議,也讓我們認識到,生命教育不容忽視。(6月22日《人民日報》)

  什麼是生命教育?它是指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問題的教育,其目的在於使人們學會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義以及生命與天人物我之間的關係。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人們往往容易忽視生活中的那些細微而深刻的情感教育,然而,生命教育不應缺席,它應當成為孩子們成長道路上的必修課。羊頂頂的離世,讓孩子們第一次直面生命的消逝,作為一個生命教育的契機,提醒着我們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作為自然界中的一員,人類跟植物、動物一樣,必然面對死亡。史鐵生曾説:“死亡是一個必將到來的盛大節日。它終將到來,我們無從躲避。”道出了生命的無常和死亡的必然。生命是如此脆弱,除了天災,我們也可能難擋意外傷害和疾病的重擊。正是因為生命有終點,才能更顯其珍貴。

  誠然,生命教育不僅僅是讓孩子們了解生命的起源和消亡,更重要的是讓他們理解生命的價值和意義。生命是奇妙而珍貴的存在,它賦予了我們感知世界、體驗情感、創造價值的能力。幼兒園孩子們在與羊頂頂的日常相處中,給它喂食、打掃房間,參與婚禮,學會責任擔當、學會關愛生命、學會感恩生命。

  兒童教育學家羅夫斯在《與孩子談死亡》中提到:“如果孩子能在開誠布公談論死亡的環境下長大,那麼他對死亡會有較好的理解,不至於太害怕。”面對生命的消逝,申花路幼兒園並沒有用冷漠和回避來對待,而是用一份訃告、一場告別儀式,讓孩子們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寶貴。生命教育不再是紙上的空洞概念,於孩子而言,這是一次深刻的情感體驗。

  只有真正懂得死亡的意義,才能更深地尊重生命的價值。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並非要讓他們無懼死亡,而是在他們幼小心靈中播下一顆種子,讓他們明白,死亡是生命完整旅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並非生命的戛然而止,也不是遺憾與失落的終點,而是生命輪迴、自然規律的體現。通過這樣的教育,孩子們學會更加珍視生命,更加珍惜每一個與家人、朋友共度的時刻。

  在幼兒園階段,孩子們正處於對世界充滿好奇和探索慾望的年齡。他們對生命和死亡的概念還很模糊,教育者更應當抓住這一關鍵時期,為孩子們提供科學、系統的生命教育,讓孩子們了解生命的起源、發展和消亡,認識到生命的珍貴和無常。但生命教育並非一蹴而就,它需要在生活中不斷地滲透和強化。《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將生命教育列入教育發展的戰略主題,從幼兒園到大學,每個階段都應注重對生命價值的教育,它貫穿於教育的始終,構建着人的價值體系。

  生命教育不應缺席,它應當成為孩子們成長道路上的必修課。只有讓孩子正確地理解死亡,才能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義,更加尊重生命、熱愛生活!(謝桂麟)

【糾錯】 【責任編輯:王志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