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體上粉絲之間互撕謾罵、刷量控評,線下追星時圍追堵截、惡意攻擊,觀賽過程中“長槍短炮”、聲嘶力竭……近段時間以來,畸形“飯圈文化”嚴重侵蝕體育領域,相關話題頻上熱搜,引發廣大網友高度關注。
何為“飯圈文化”?“飯圈文化”原本指的是一群粉絲組成的團體自發地為喜歡的偶像助威、宣傳。然而,在當下,這種文化逐漸偏離了初心,演變成了對偶像的過度追捧和盲目崇拜。近年來,隨着中國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畸形有害的“飯圈文化”向體育領域蔓延的趨勢愈發明顯。在體育領域,畸形“飯圈文化”表現為粉絲過度關注運動員的私生活,熱衷於傳播八卦新聞,卻忽視了體育競技的本質。更有甚者,一些粉絲為了維護偶像,不惜攻擊其他運動員和粉絲,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
畸形“飯圈文化”侵蝕體育領域,負面影響不容小覷,其本質上已經拓展延伸為網絡暴力。一些“CP粉”“唯粉”打着“以愛之名”的幌子,集體應援、黨同伐異、干擾比賽,使得競技體育的本質被淡化,人們的關注點轉向運動員的私生活上,而非他們的競技水平和體育精神。不僅如此,極端粉絲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拋出“洗腦包”“引戰帖”,加劇粉絲之間的對立和衝突,使得原本應該充滿正能量的體育比賽變得火藥味十足。這些出格行為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影響體育競技。可以説,體育界苦畸形“飯圈文化”久矣!
體育不應該成為滋生畸形“飯圈文化”的“引線”和“溫床”,“飯圈”戾氣同樣也不利於運動員成長。不久前,國家體育總局在全國體育宣傳文化工作會議上&&,全國體育系統將全過程堅決抵制畸形“飯圈文化”對體育領域的侵蝕。當下,政府部門要從政策層面進行引導和規範,&&相關政策,明確界限和禁止行為,完善網絡信息傳播和互動規則,堅決斬斷圍繞打榜應援等行為形成的産業鏈,使非理性追星行為喪失利益驅動。與此同時,還要加大對相關網絡&&、自媒體、“粉頭”的監管力度,督促&&升級管理策略,壓縮粉絲群體非理性追星空間,對一些帶節奏的自媒體和所謂“大V”依法依規進行處理。
也要看到,整治體育領域的畸形“飯圈文化”,也需社會各方共同努力、久久為功。體育系統內部應加強自律和改革,完善內部管理;各協會、俱樂部和運動員需恪守體育道德,抵制不良風氣。作為信息傳播的重要渠道,媒體應客觀報道體育動態,避免過度炒作“飯圈文化”,並加強對該現象的批判和反思,引導公眾正確看待體育明星和體育精神。
體育比賽中有輸有贏實屬正常,運動員之間良性競爭、互促共進更能健康成長。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激濁揚清,共同抵制畸形“飯圈文化”,為構建一個健康、和諧、充滿活力的體育環境而共同努力。(楚青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