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鄒城籍應屆高校畢業生李泳哲通過“樂業鄒魯”抖音號的直播帶崗活動,成功入職山東榮信集團,找到了專業對口的技術崗,還能就近照顧家人。而視力障礙的張濤,也在鄒城市殘聯組織的職業技能培訓後,成為一名盲人按摩師,擁有了穩定的收入。這些案例,是鄒城市多措並舉抓好就業工作的生動寫照。
近年來,鄒城市從崗位供給、技能提升、服務優化三方面持續發力,全力促進群眾就業。今年以來,鄒城市已實現城鎮新增就業5935人、失業人員再就業2263人、困難人員就業287人。
聚焦崗位供給,滿足多元就業需求
鄒城市通過“挖掘就業潛力,穩定拓展一批”“聚焦特殊人群,量身定制一批”“用好公益保障,兜底開發一批”等舉措,全力做好就業崗位供給。
鄒城市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主任饒志茹介紹,該市廣泛開展就業幹部訪企穩崗拓崗促就業活動,深入園區、企業、社區解讀就業人才政策,以“免申即享”方式兌現企業吸納、擴崗、穩崗補貼等政策紅利,有效激發了企業創造就業崗位的積極性。今年以來,鄒城市服務包保企業已挖掘崗位信息2340余個,為全市招引青年人才3112人。
針對育兒婦女、退役軍人等特殊就業群體,鄒城市引導企業設立工作時間地點靈活、個人能力匹配度高的崗位。截至目前,已累計開發“媽媽崗”6400余個,滿足退役軍人就業需求的崗位470余個,實現了特殊群體“家門口”就業。
此外,鄒城市還深入開展城鄉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行動,針對城鎮零就業家庭、農村低收入人口等困難群體,開發環境整治、森林防火、社區服務等公益性崗位。田黃鎮瓦曲村55歲的李彩花就是受益者之一,她在村幹部的講解下報名公益性崗位並成功聘用,如今有了穩定的收入。
抓好技能提升,增強就業者競爭力
在提升就業者職業技能方面,鄒城市堅持“産教融合帶動”“專項培訓帶動”“精準滴灌帶動”。
鄒城市構建了教育與産業、學校與企業、專業設置與職業崗位“三對接”的産教融合培養體系,推動濟寧市第二高級技工學校升格為濟寧市工程技師學院,開設工業機器人應用與維修等新專業,並與企業建立定向招生、訂單培養、定向分配合作模式,就業單位滿意度達95%以上。
針對傳統職業培訓供需脫節問題,鄒城市創新打造“培訓+就業”直通車專項培訓模式,結合企業用工需求開設專項課程。今年以來,已開展專項培訓24期,帶動850餘人報名,650餘人達成就業意向。
同時,鄒城市還聚焦殘疾人群體就業需求,為殘疾人就業者制定“個性化技能幫扶方案”,開展盲人按摩、手工製作等技能提升培訓。今年以來,鄒城市殘聯累計完成2025年應屆高校殘疾人畢業生職業能力測評29人次,職業技能培訓150人次,3名鄒城籍選手在2025年濟寧市“技能狀元”大賽中榮獲第一名。
做好就業服務,完善就業保障體系
鄒城市持續做好“招聘服務”“創業扶持”“權益維護”,為就業創業保駕護航。
該市打造了“市、鎮、村”“線上+線下”立體化招聘服務矩陣,已累計建成就業服務驛站16家,零工小站5家。
今年以來,累計舉辦“人才夜市”等招聘活動65場,吸引企業675家,提供崗位超1.2萬個,有效暢通了就業招聘渠道。
在創業扶持方面,鄒城市打造了“市有創業孵化園、鎮有創業驛站、村有創業小院”的市鎮村三級創業載體,為創業者提供“保姆級”服務。今年以來,已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27筆、5045萬元。
此外,鄒城市還大力推行電子勞動合同簽訂,打造“裁審協同+多元調處”的和諧勞動關係新格局,今年以來累計辦結勞動人事爭議仲裁573件,推動勞動人事爭議糾紛高效化解。
鄒城市將始終把就業當作民生頭等大事,以更紮實、細緻的工作推動群眾高質量充分就業,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