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為破解項目審批堵點、難點,加速項目落地見效,高唐縣全面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打出制度創新、機制優化、流程重構“組合拳”,着力打造“環節最少、時間最短、成本最低、服務最優”的營商環境。通過一系列首創性、突破性舉措,有效盤活資源、降低企業成本、提升服務效能,推動項目審批跑出“加速度”,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制度創新破解審批瓶頸
“零增地”審批全省破冰。&&《工程建設項目租賃土地辦理工程手續實施方案》,為全市首個租賃土地的承租方(宇凱瑞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項目)頒發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破解“承租方無法辦證、審批無依據”困局。目前,共盤活低效土地2.8萬m2。“預告登記一件事”典型經驗獲評全省工程審批領域“揭榜挂帥”優秀案例。“憑函開工”搶佔市場先機。&&《高唐縣工業項目超前審查憑函開工實施方案》,憑規劃審查意見函即可提前開展施工圖審查和招標等環節,使項目提前1-2個月開工建設,極大減少了企業資金佔用和資源浪費,有效助力項目搶佔市場“風口期”。“打捆審批”精準降本提效。針對同一區域內的多個建設項目,創新實施“打捆”辦理模式,即對同一建設單位的多個項目統一開展水資源調查,編制一本水資源論證報告,實現多項目取水許可統一審批、發放一個批復,有效降低了企業的辦事成本。
機制優化提升服務效能
“圖表管理”全周期統籌。全面運用項目全周期管理系統和“紅黃藍”推進機制,構建“三張圖表”(重點項目手續辦理推進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圖、省市縣重點項目分佈圖),強化培訓攻堅,通過“容缺受理+並聯審批+提前預審”組合拳,實現審批“全鏈重構、效能倍增”。“項目管家”全鏈條服務。組建“項目管家服務隊”,實施“一線工作法”,將審批前移到工地上,變坐等審批為主動上門服務。截至目前,已為40家項目提供上門指導。“指導手冊”全流程導航。精心編制《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指導手冊》,以“導航式服務”理念重構審批服務生態,為工程建設項目提供從立項到投産的集成式審批服務指導,讓企業辦事“按圖索驥”,確保項目建設手續合法合規、完備齊全。
流程重構加速項目投産
“投資審批”集成辦。將企業投資(含外商投資)核準/備案、固定資産投資項目節能審查、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等8項關鍵事項進行深度整合,構建起“一張表單、一份指南、一個流程、一個系統、一套材料”的全新辦理模式,助力項目立項用地階段審批效能顯著提升。“高效開工”加速跑。將12個審批事項合併優化、並聯辦理,形成標準化的建設項目開工“一件事”服務模式,申報材料壓縮30%左右,辦理時間由12天左右減少至不超過3天,讓項目真正做到“拿地即開工”。截至目前,已完成24件建設項目開工“一件事”辦理。“全周期服務”攻堅。承接“建設項目全周期推進保障”等市級“揭榜挂帥”試點,以重點項目全周期協同管理系統為數字底座,實現重點項目全鏈條一鏈審批。目前,2025年省級、市級重點項目手續辦結率均達93%以上,位居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