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師固本,賦能未來: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築牢鄉村教育根基-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10 09:48:21
來源:新華網

強師固本,賦能未來: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築牢鄉村教育根基

字體:

  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教育助學項目,正以多元方式推動鄉村教育穩步提升。這項由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負責實施的項目,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入學,為鄉村教師提供發展支持,改善學校教學與生活條件,形成了覆蓋學生、教師和學校的綜合性支持體系。

  根據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發布的《2024年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教育助學項目公告》,該項目年度下達預算10億元,實際支出9.76億元,通過“滋蕙計劃”“勵耕計劃”和“潤雨計劃”為數十萬師生送去了精準幫扶。其中,聚焦教師隊伍建設的“勵耕計劃”作為項目的核心支柱,其成效尤為顯著,為夯實鄉村教育根基注入動力。

  體系化支持:“輸血”與“造血”並舉的戰略設計

  “勵耕計劃”並非單一的資助項目,而是一套將短期救助與長期發展相結合的完整體系。據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負責人介紹,這一設計旨在為教師隊伍建設提供系統性解決方案。該體系主要通過三個相互關聯的子項目展開:以“困難教師資助項目”作為直接“輸血”手段,為因重大疾病或意外陷入困境的教師提供支持;以兼具“輸血”與“造血”功能的“走教教師資助項目”,破解農村音體美教師的結構性短缺難題;最後,以“教師培訓項目”作為純粹的“造血”工程,聚焦心理健康、特殊教育等緊缺領域,旨在培育能輻射帶動區域發展的“種子”教師。

  2024年的項目執行數據,充分印證了這一體系的運行成效。在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的支持下,“勵耕計劃”支持了5.61萬名困難教師,資助了2355人次的專業教師下鄉走教,並為4600名中西部教師提供了系統化的專業培訓。

  多維度成效:破解難題與激發活力的實踐成果

  在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的穩定支持下,“勵耕計劃”的三大支柱協同發力,在多維度取得成效,有效回應了國家對教師隊伍建設的政策要求。

  項目創新了教師資源配置模式,有力促進了教育公平。“走教”模式讓鄉村孩子接觸到了更專業的音體美教育,錘煉了意志,提升了素養。在四川省安岳縣,項目實施後當地藝體專業專職上課率從52.68%躍升至93.16%。走教教師周先凱在該縣兩板橋九年制學校,從零開始組建豎笛社團,激發了學生們的自主學習熱情。

  項目為教師提供了職業保障與專業發展機會,不僅補充了國家在教師資助政策上的空白,更通過精準培訓,為教師的自我提升和職業成長創造了條件。在心理健康培訓中,來自四川的胡瀟瀟老師參訓後,立即推動學校與市精神衞生中心建立“綠色轉介通道”,讓面臨心理危機中的學生得到及時專業幫助;新疆的汪孜俞老師則將所學應用於實踐,制定了《校園危機響應手冊》,使學校心理健康事件處理效率提升了50%。這些具體舉措,正是項目在各地培育鄉村教育內生動力的直接體現。

  公益金價值:教育強國戰略的穩定基石

  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負責人明確指出,“勵耕計劃”之所以能形成“資助保基本、走教補短板、培訓提質量”的良性循環,其根基在於項目良好的頂層設計以及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提供的穩定、持續的資金保障。多年來,項目不斷優化實施,構建了管理規範、精準高效的教育助學體系。

  彩票公益金作為我國教育領域重要的財政支持手段,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社會承諾,在教育助學項目中得到了生動的體現。它將社會大眾的涓滴善意匯聚成強大的公益洪流,精準投向教育需要的領域,有效推動了教育的城鄉、區域均衡發展,是落實教育強國戰略、強化人才支撐的重要舉措之一。

  在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的持續助力下,“勵耕計劃”將繼續為穩定和建強鄉村教師隊伍發揮關鍵作用,為每一個鄉村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提供更堅實的保障。

【糾錯】 【責任編輯:柳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