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童子(兒童文學作家、詩人,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得主)
《我有六個影子》為作者厲海川的個人詩集,包含詩歌百餘首,共6輯,分別以不同的角色為標題,展示了詩歌對於作者的多重意義。輯一“城市漫游者”和輯二“靈魂歌手”關注自我、城市中的日常生活以及身在其中的種种經歷與心境。輯三“速寫師”將目光投向其他個體的生活,輯四的“背包客”則望向遠方的風景。輯五為“白日夢想家”,記錄下十幾歲少年的天真幻想和浪漫思緒,輯六“冥思者”以對生命與時空的思考做結尾,深藏哲思。
城市漫游者、靈魂歌手、速寫師、背包客、白日夢想家、冥思者……厲海川的詩集《我有六個影子》以“角色”為經緯,如同支起的六面棱鏡,折射出詩人對自我、城市、他人、遠方、幻想與存在的多維思考。
在厲海川筆下,詩歌既是能映照自我的鏡像,也是釋放幻想的出口。這些影子時而重疊,時而分離,最終在讀者心中投下斑駁的光影。六個“影子”並非割裂的碎片,而是詩人精神世界的完整拼圖——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場關於“如何成為自己”的漫長對話。
我眼裏的厲海川還是一個年輕的男孩。男孩是一個跨越年齡界限的概念,形容的是人的內在。他為自己成年後的第一部詩集命名《我有六個影子》,分別是城市漫游者、靈魂歌手、速寫師、背包客、白日夢想家、冥思者——代表他行走在地球上的六種身份。
思想即文字。以詩記錄思想的人,為自己留住一路難忘的吉光片羽。或許這樣比影像和記憶可靠,需要的介質也簡單。借由文字還有一個不大不小的優點:便於進入他人的心裏去,留下印記。
成熟的詩人肯定都有這樣的需求——厲海川還是一個年輕的男孩,所以這本詩集的文字表現,並不在於這種功利性的需求,而在於自我塑造的過程。思想輕盈,落腳沉穩,他使用詩歌的翅膀飛翔時,並沒有忘記這對翅膀所繫的現實之軀。
第一個身份是北京這座大都市的漫游者,也是我特別好奇的部分,因為想知道大都市的孩子怎樣艱難地獲取故鄉的概念,塑造靈魂的根。從這部分作品可以看到他長大的過程,看到城市給予他的影響和滋養。“我知道,我將永遠/與那個只顧端着臉盆的胖男孩/擦肩而過/我將永遠錯過嗓音沙啞的電視機/而那個沒講完的笨拙故事/卻將夜以繼日地上演”,片刻印象稍縱即逝,不會再來,無數的影像重疊消除了深刻記憶……這種少年時的豐富心緒,肯定和別處的少年不同。
在第二個身份裏,他主要探索“孤獨”。“那個嚼着棉花糖的男孩呵/渴望擁有一團自己的星雲/他的褲兜裏卻只有/幾枚游樂園的銅幣”,從棉花糖到星雲,從古銅月亮到銅幣,這種孤獨溫和而不尖銳,輕快而不憂傷。第三個身份或是第一個身份的延續,為了確立自我思考。“他不顧另一個自己的呼喚/逃出這白色囚籠/去追趕那輛/只有他能看見的/礦車”,這似乎奠定他所有思考的走向:絕不虛空高蹈,必要孤獨誠實。他堅守的品質已見端倪。
第四個身份表達了他對世界的無盡好奇。“希望每一行海報上的字/我都無法讀懂/希望每一串街面的琴鍵/都不為我奏響/希望每一幀陌生的微笑/都將化為永恒”。願世界永有陌生之地吸引前往,願一路所感均能永志不忘。第五個身份是我最愛的童心流露,“好吧,時間/當你的掌心越過我的頭頂/我將建好小小的車站”,我想他在以後還會繼續建造這為時間準備的小小車站,以便留住快樂天真的童年。
最後一個身份是“冥思者”。“旋律在起伏波浪中/觸碰我的雙腳/駝背的蒼穹悄聲向我講/那些星座的童年”,這正是我對他最主要的印象——科幻作家,一個喜歡寫詩的科幻作家。願他和宇宙裏的星座一樣擁有講不完的故事!
願他目的明確,靈魂輕盈,在人生中的每個時刻都揮動着詩意的翅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