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故宮還可以這麼看》新書發布會在故宮博物院舉行。正值故宮博物院建院100周年,該書通過100篇故宮主題文章,從專業視角出發,用妙趣橫生的話題、深入淺出的表達,向各年齡段的讀者展示故宮的豐富內涵和獨特魅力。
圖為故宮博物院黨委書記、副院長都海江致辭。新華網發
都海江&&,《故宮還可以這麼看》不僅是作者獻給讀者的一本書,更是一座橋梁,連接着過去與未來,連接着傳統與現代,連接着中國與世界。我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故宮、愛上故宮,共同守護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産。
圖為機械工業出版社總編輯陳海娟致辭。新華網發
陳海娟分享了該書出版背後的初心。她&&,從內容打磨到傳播布局,這本書展現了出版人對文化傳播的熱忱與擔當,讓故宮故事得以跨越書頁、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圖為四位作者進行現場分享。新華網發
該書四位作者從不同維度分享了創作心路。“紫禁歷史篇”作者趙嘉慧循着歷史脈絡,帶領觀眾觸摸故宮從過往到當下的溫度;“建築構造篇”作者姜倩倩聚焦日常可見的宮殿建築,揭示其中被忽略的“冷知識”;“華彩文物篇”作者楊婉麗以文物為引,探尋文化延伸的無限可能;“中西交流篇”作者果美俠分享了全書策劃統籌的幕後故事,憑藉深厚學術素養與組織能力串聯各方智慧,讓《故宮還可以這麼看》從構想落成鮮活文字。
圖為發布會贈書環節。新華網發
贈書環節,四位作者向六位來自故宮博物院的志願者、講解員及工作人員代表贈書,將這份文化共鳴傳遞給長期守護故宮博物院的一線工作者,讓圖書成為連接故宮人與故宮文化的又一橋梁。
《故宮還可以這麼看》宣傳圖。新華網發
《故宮還可以這麼看》共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紫禁歷史篇、建築構造篇、華彩文物篇、中西交流篇,每個部分包括25篇文章。這些文章不僅涵蓋了故宮博物院的歷史沿革、建築特色、珍貴文物,還展示了其在國際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通過這些內容,讀者可以全面了解故宮博物院的多重價值體系,感受其深厚的歷史底蘊和豐富的文化內涵。目前該書已在各大電商&&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