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與會嘉賓合影。
8月15日,由中國紡織出版社有限公司主辦的《設計研究理論III》新書發布會暨中國當代設計理論自主學術體系研討會在上海舉行。中國紡織出版社有限公司總編輯孔會雲、本書作者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吳文治、中國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范凱熹、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藝術設計學院院長高矚、上海威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覃雲川等嘉賓出席本次活動。
圖為與會嘉賓為新書揭幕。
吳文治從事中國現代設計歷史與理論研究多年,提出過街樓空間理論,所著“設計研究理論”系列首次系統梳理相關理論在設計研究中的應用情況,倡導建構中國新設計學的原創學術概念、學科體系和學術體系。
作為該系列叢書的第三部,《設計研究理論III》(以下簡稱《III》)的出版標誌着這一學術工程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III》系統梳理設計學理論,構建全球知識圖譜,在叢書整體內容架構的基礎上,融入了人工智能技術,以提高圖書閱讀效率,打造智能閱讀新模態,搭建作者—讀者—出版者溝通橋梁,為傳統出版與人工智能的結合提供範例。正如中國紡織出版社有限公司總編輯孔會雲在致辭中所説,出版社正致力於以人工智能技術為手段,為傳統出版尋找破局新路徑。
圖為嘉賓進行中國當代設計理論自主學術體系研討。
與會專家在研討會上圍繞中國當代設計理論自主學術體系的本土文化根基與現代轉化、跨學科視野下中國當代設計理論自主學術體系的建構路徑、中國當代設計理論自主學術體系在數字化時代的創新與實踐應用三個主題進行探討,為中國設計理論的自主創新發展提供了前瞻性思考。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構建中國自主的設計理論體系必須扎根於深厚的文化土壤。
孔會雲&&,此次活動的舉辦,對中國當代設計理論自主學術體系建設和出版行業發展具有雙重示範意義。在學術層面,《設計研究理論III》通過系統梳理設計學核心理論,構建起設計研究知識圖譜,填補了我國在設計理 論體系化建設上的空白。對出版行業而言,此次活動創新了學術著作出版的傳播模式,通過“圖書+小程序”的融合出版形式,實現了理論知識的動態可視化呈現,為專業學術出版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成功範例。出版社與高校的深度合作模式,既保障了學術著作的專業性,又拓展了理論成果的傳播渠道,探索出一條“産學研”協同發展的新路徑。更為重要的是,這種系統性的理論著作出版工程,展現了中國出版機構在推動學科體系建設中的擔當,為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學術品牌樹立了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