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古籍文獻收藏、研究及整理出版”國際學術論壇舉辦-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01 10:27:13
來源:光明日報客戶端

第五屆“古籍文獻收藏、研究及整理出版”國際學術論壇舉辦

字體:

  6月28日,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集團有限公司、廣西師範大學古籍文獻整理研究中心主辦的第五屆“古籍文獻收藏、研究及整理出版”國際學術論壇在內蒙古呼和浩特舉辦。

  廣西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黃文韜,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集團有限公司總編輯、廣西師範大學古籍文獻整理研究中心主任湯文輝,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主任劉玉才,中國國家圖書館研究館員陳紅彥,以及日本、美國等海內外收藏機構專家學者60餘人參加論壇。

第五屆“古籍文獻收藏、研究及整理出版”國際學術論壇現場

  開幕式上,劉玉才指出,古籍工作的重點要落在整理研究與開發利用上,要深入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加強古籍搶救保護、整理研究和出版利用。黃文韜&&,未來,廣西師範大學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古籍文獻的收藏、研究與整理出版工作,通過影印出版、數字人文産品開發、跨境學術合作等路徑,讓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真正“活”起來。

  主旨發言環節由南京大學圖書館古籍特藏部主任李丹主持,各位學者圍繞各館藏珍稀文獻的收藏、保護與利用,日傳群經單疏古鈔本價值,《海外中國古籍總目》編撰進展,人工智能時代的古籍整理研究與圖書館發展趨勢等議題作了發言。陳紅彥介紹了國家圖書館古籍存藏情況以及近年國圖古籍的保護與利用,她認為,古籍保護、古籍傳播將會更好地融為一體,跨學科、跨界的合作將越來越自然地推進古籍文獻走出書庫、書齋,成為生活中的必需。日本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稻畑耕一郎對日本慶應義塾圖書館藏“敦煌寫卷”進行了辨析,通過對其民國時期的轉抄本的形制、藏章以及日本國會圖書館藏敦煌文獻等的對比、考證,指出了其文獻價值與研究意義。

  論壇發布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天祿雲樞數據庫”&&。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北京)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候君明介紹,“天祿雲樞數據庫”已集成6萬種、3000余萬頁、近100億字的珍貴古籍文獻,包含歷代珍本秘籍、地方志書等。數據庫提供圖文對照、版式還原、繁簡字異體字全文檢索、智能斷句標點等強大功能,致力精準還原古籍原貌,提升研究效率,服務學術與文化傳承。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劉彬 通訊員朱時予、小輝)

【糾錯】 【責任編輯:李世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