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11月5日電(吳起龍)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作為連接中國與世界市場的重要橋梁,進博會持續為各國企業提供共享機遇、共促發展的&&。
進博會的“全勤生”、法國生物制藥企業賽諾菲,今年以“追尋奇蹟,築夢為你”為主題,連續第八年參展。展&上,10款“同類首創”或“同類最優”的創新産品集中亮相,聚焦“健康中國”戰略重點關注的心血管、代謝、呼吸、腫瘤四大慢病,以及免疫炎症、移植、罕見病等全球患者亟需領域。
“憑藉強大的‘溢出效應’,進博會已成為賽諾菲展示全球創新成果的首秀舞&,我們在這裡見證了‘展品變商品’的中國速度。”賽諾菲大中華區總裁施旺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以進博會為紐帶,賽諾菲不僅實現了與中國市場的深度對接,更持續加碼投資,實現本土生産製造能力建設及供應鏈升級,以期滿足中國患者的未盡之需,助力中國醫藥産業高質量發展。

賽諾菲大中華區總裁施旺
心血管新藥全球首秀 進博&&催化“展品變商品”
本屆進博會,賽諾菲帶來兩款心血管領域突破性創新藥的“全球首秀”,備受關注。一款是潛在同類最佳的新一代心肌肌球蛋白抑製劑阿夫凱泰片,用於治療肥厚型心肌病;另一款是首個作用於創新靶點APOC3 mRNA的siRNA類藥物普樂司蘭鈉注射液,為家族性乳糜微粒血症綜合徵和嚴重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帶來潛在新希望。

2025年第八屆進博會賽諾菲展&
“當前,人口老齡化日漸加劇,心血管疾病等慢病是伴隨老年化必然凸顯的疾病譜,中國有過億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群體。”施旺介紹説,賽諾菲此次重點展示的創新産品,正是回應“健康中國”戰略對重大慢病防治的關切,旨在滿足中國患者迫切的臨床需求。
進博會的意義遠不止於展示。它已成為賽諾菲依託中國對外開放政策、加速創新藥在華落地的重要樞紐。施旺分享了一個典型案例:全球首個用於延緩1型糖尿病進展的創新藥特瑞可®(替利珠單抗注射液)於2023年進博會完成亞洲首秀,隨後一路快跑——2024年8月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優先審評資格,2025年6月在博鰲開出亞洲首批處方,9月即正式獲得國家藥監局(NMPA)批准。“此次將由‘展品變商品’,再次踏上進博會的舞&。”他補充説。
另一個案例是“進博寶寶”達必妥®(度普利尤單抗注射液)。它見證了賽諾菲參與進博會的全過程:從首次亮相、獲批上市、納入國家醫保目錄到不斷拓展新適應症。施旺稱,2024年9月,其慢阻肺病適應症在華獲批,不僅先於美國FDA,且中國審批用時短於歐盟和美國,又一次刷新了創新藥惠及中國患者的紀錄。
施旺認為,進博會的強大“溢出效應”和“市場快車道”,正是成就這種“中國速度”的關鍵。截至目前,賽諾菲已有60余種創新藥和疫苗引入中國,覆蓋中國前十大致死疾病中的七種,惠及近3億慢性病患者,每年還為超1000萬名中國民眾提供免疫預防。
全産業鏈布局深化 協同創新賦能本土生態
賽諾菲在華發展不僅限於引入創新産品,更致力於深度融入中國醫藥創新生態,通過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夯實本土化根基。
採訪中,施旺重點解讀了賽諾菲商業化創新邏輯。在産業協同方面,賽諾菲在過去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分別與箕星藥業、維亞臻就中國患者亟需的心血管突破性療法達成合作。此次在進博舞&亮相的兩款“全球首秀”新品,正是此前協同創新的合作成果。
在早期創新孵化方面,賽諾菲與凱輝基金共同設立的賽諾菲凱輝醫藥創新基金已於今年4月落地上海,管理規模約20億元人民幣。該基金將專注於投資中國已進入臨床階段的創新藥管線和相關産業機會,旨在幫助本土生物科技企業打通從研發到商業化的關鍵路徑。“我們不僅提供資金支持,更將賽諾菲的全球經驗注入被投企業。”施旺&&。
在生産製造領域,賽諾菲的本土布局迎來里程碑。今年恰逢賽諾菲中國製造三十周年之際,今年10月,投資10億歐元的賽諾菲北京胰島素原料藥生産基地項目正式啟動,這是賽諾菲在華生物製劑原料藥生産領域的最大單筆投資。“此項目將提升胰島素本地端到端生産製造能力,重點服務本土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用藥需求,進一步增強中國供應鏈的穩定性與韌性。”施旺解釋稱。

賽諾菲北京胰島素原料藥生産基地效果圖
目前,賽諾菲在北京、深圳、杭州擁有三家各具特色的生産基地,分別專注於胰島素注射劑、疫苗和固體製劑。新建的北京胰島素原料藥生産基地將與現有基地共同構建世界級供應網絡,實現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的升級,更好地滿足中國患者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
研發驅動、AI賦能,賽諾菲中國創新全面升級
面對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和獨特需求,賽諾菲不斷提升中國在其全球戰略中的能級。2024年起,賽諾菲將全球市場劃分為美國、中國、核心市場和國際市場四個獨立單元。同時,中國團隊被賦予更大的自主權,能夠直接獨立購買研發管線。這一系列布局都標誌着對中國市場的長期信心。
“基於對中國市場的巨大規模、疾病譜的特殊性以及本土醫藥産業蓬勃創新能力的深刻洞察,我們正全速推進本土研發。”施旺介紹,賽諾菲已在上海、北京、成都、蘇州建立研發中心,並在蘇州設立了中國的首個全球研究院,形成了從早期基礎研究到臨床開發的完整創新鏈條。當前,中國已加入賽諾菲90%以上的全球同步開發項目。
在創新技術應用方面,賽諾菲致力於成為首家大規模使用AI技術的生物制藥公司。施旺&&,AI已賦能於研發、製造、供應鏈等多個環節,目標是將療法從研發到商業化的時間縮短一半。在中國,賽諾菲已與百圖生科、英矽智能等本土AI科技企業建立戰略合作,共同推進藥物發現。“在應用AI過程中,賽諾菲建立了全面的監管框架,始終以負責任的態度確保技術的穩健性、安全性與合規性,守護患者數據隱私。”他補充説。
展望未來,施旺提出了賽諾菲“2030年前成為中國領先的跨國制藥企業”的願景。他&&,賽諾菲將堅持長期主義,持續加碼中國:聚焦重點疾病領域,加速創新産品上市;深化生態合作,探索創新模式;強化“中國智造”能力;並致力於將中國在數字化醫療、AI研發等領域的前沿成果惠及更多患者。
從首屆進博初展全球創新成果,到第八屆借助這一&&加速本土化布局、賦能生態合作、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賽諾菲的進博旅程是其深耕中國市場、與中國醫療健康事業同頻共振的生動縮影。正如施旺所言,隨着中國建成一流的創新生態環境,賽諾菲期待與更多本土夥伴攜手,在服務“健康中國”戰略的進程中,共同為更多患者創造更大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