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來,凝聚人類共同智慧、超越國界與文化邊界的全球公共思想産品,在構建國際秩序、推進全球治理、推動各國現代化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9月6日,在2025全球南方媒體智庫高端論壇上,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面向全球發布《回應時代呼喚 解答世界之問——中國全球公共思想産品的供給與貢獻》中英文智庫報告,從“全球公共思想産品的時代需求”“中國全球公共思想産品的體系內涵”“中國全球公共思想産品的理論特質與未來圖景”三個方面進行深入剖析與細緻解讀。
百年未有變局呼喚更多全球公共思想産品
思想之意義,在於應歷史之變,解時代之問。
報告認為,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正處於動蕩變革期:
在國際政治層面,個別國家在世界各地“輸出民主”之舉,不僅未能為當地帶來穩定與繁榮,反而引發持續衝突動蕩,造成嚴重人道主義危機,導致極端主義滋生蔓延;
在經濟領域,新自由主義經濟浪潮,對全球化進程和世界經濟發展産生了階段性推動作用,但其內在矛盾造成嚴重的社會不平等與全球經濟失衡,難以為世界經濟提供長期穩定增長動能,並已引發世界範圍內的反全球化現象;
在全球治理上,面對地緣衝突、氣候變化、糧食危機、公共衞生威脅、數字安全等一系列全球性議題,現有全球公共思想産品體系明顯力不從心,難以有效應對新的世界挑戰;
在文化領域,一些國家以文化霸權為工具,試圖將自身價值觀強加於他國,忽視別國文化的特性與價值,引發文化衝突與認同危機,激起廣泛的反感和抵制情緒。
9月6日在雲南昆明拍攝的2025全球南方媒體智庫高端論壇現場。新華社記者 高潔 攝
“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人類向何處去?”面對世界之問、時代之問,世界需要新的全球公共思想産品,回應全人類面臨的重大命題。
報告指出,全球公共思想産品的起源、發展與成型,是一個與全球政治、經濟、文化變遷緊密相連的複雜進程。全球南方國家的群體性崛起為全球公共思想産品的創新提供了歷史性機遇。
在構建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全球南方國家的豐富實踐、多元文化和多樣化發展模式,必將為世界貢獻更多寶貴的公共思想産品。
以中國智慧回應時代之問和世界之變
作為全球南方國家的重要一員,中國基於對未來世界的思考、對自身實踐的總結,形成了系統完備、內涵豐富的全球公共思想産品供給體系。
共同體,是關於未來國際體系的思考與實踐。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主席提出的重大原創性思想,是對“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這一時代課題給出的中國答案,也為國際社會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合作路徑。
報告認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以構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為核心目標,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為實現路徑,以構建新型國際關係為基本支撐,以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和全球治理倡議等為戰略引領,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為實踐&&。
這一理念超越了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的分歧,超越了歷史文化、發展階段的差異,不僅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視角,也為應對當今世界面臨的複雜挑戰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這是《回應時代呼喚 解答世界之問——中國全球公共思想産品的供給與貢獻》智庫報告。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現代化,是實現國家發展繁榮的道路探索。
習近平主席將中國式現代化概括為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對西方式現代化理論和實踐的重大超越,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為世界各國特別是全球南方國家破解發展難題、實現繁榮進步提供了借鑒。
9月5日,出席“全球南方”媒體智庫高端論壇的代表在西南聯大舊址前合影留念。西南聯大舊址位於雲南師範大學校園內。新華社記者 辛夢晨 攝
中國的實踐表明,發展中國家應探索基於自身國情、文化和歷史傳統的發展路徑,而非簡單照搬外部模式特別是西方模式;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擺脫對外部資源的過度依賴,維護國家發展的戰略主動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更多挖掘和弘揚自身優秀文化,在現代化進程中保持自身文明的生命力和文化的主體性。
共同價值,是引領人類文明進步的理念遵循。
2015年9月,習近平主席提出:“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這一重大概括,既是基於對當今世界大勢和時代潮流的準確把握,也是對人類幾千年積澱的文明成果的科學總結。
報告認為,全人類共同價值這一理念融合中華文明“天下為公”“和而不同”等傳統智慧,以和平為基礎,以發展為動力,以公平和正義為要求,以民主和自由為準則,構成了一個以人為本、均衡發展的理念框架。
該理念的重要特徵是其普適性,它不以某一特定文化或意識形態為中心,而是立足於人類共同面臨的生存與發展問題,尋求不同社會背景下的最大公約數。該理念不僅實現了國家、社會與個體之間的價值統一,也為跨國家、跨文化、跨族群之間的和諧共生奠定價值基礎。
為人類發展開啟更加壯闊的未來圖景
思想的力量,無遠弗屆。
報告認為,中國的全球公共思想産品,是基於對實踐經驗的總結與普遍規律的提煉,是對全人類優秀思想的吸納昇華,是不斷發展、持續創新的體系,具有科學、開放、進步的理論特質,必將為人類發展開啟更加壯闊的未來圖景。
以普遍性的科學取向超越意識形態取向,體現出鮮明的實踐導向。中國的全球公共思想産品展現出扎根實踐經驗的理論特質,始終堅持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原則,立足於解決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問題和緊迫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應對思路。
以開放的格局廣泛吸納全人類優秀智慧,推動各國共同發展。中國的全球公共思想産品並不以自身經驗為唯一標準,而是積極學習借鑒人類既有思想産品中的優秀成果,並將其進一步發揚光大。也只有融合更多國家的視角、契合更多國家的需求,公共思想産品才能具有更充分的普適性、國際性、包容性和實踐性。
以創新的視野敏銳回應全球形勢變化,為應對未來挑戰提供持久思想支持。中國的全球公共思想産品持恒致遠、與時俱進,通過對全球形勢的敏銳回應、對人類長遠未來的持續關注以及對自身理論的深化昇華,保持不斷創新的生命力,展現出高度的適應性和前瞻性,始終站在人類文明發展的前沿。
9月5日,人們在2025“全球南方”媒體智庫高端論壇開幕式舉辦地外的論壇標識前交流。新華社記者 高咏薇 攝
世界之變,呼喚思想之新;時代之問,期待思想之答。
今天,人類再次站在十字路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既是中國的自主選擇,也是對世界發展的深度思考與責任擔當。為了全人類的未來,中國將繼續與世界各國攜手前行,以思想偉力激發實踐偉力,共同建設屬於我們的美好世界。
文字記者:新華社記者
海報設計:李權
統籌:孫聞、劉蓮芬、馮筱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