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半年報披露期間,北交所上市公司迎來機構調研熱潮。據不完全統計,8月以來,已有明陽科技、富士達、創遠信科、林泰新材、慧為智能、華密新材等超過20家公司發布了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
調研內容聚焦企業業績增長動力、新産品布局、産能擴張及海外市場拓展等核心議題。多家公司明確&&,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積極拓展新能源、半導體和海外市場等高潛力賽道,顯示出強烈的發展意願。
從調研機構來看,華源證券、開源證券、易方達基金、南方基金、Tiger Pacific Capital、金長川資本等各類機構廣泛參與,反映出機構投資者對北交所優質企業的認可度持續增強。
技術深耕與市場拓展並舉
上海證券報記者通過整理各公司先後披露的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發現,機構調研內容不僅局限於財務表現,更深入到技術細節與戰略規劃層面。
例如,機構向創遠信科詢問6G技術研發進展,公司回應稱,“聯合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承研的‘面向新型網絡的6G基礎芯片原型測試與驗證’項目已通過驗收”,並已加入IMT-2030(6G)推進組。另有投資者關心基康儀器産品在高寒高海拔環境的應用情況,公司&&,“産品研發階段即採用工業級寬溫元器件設計與製造,能夠充分適應極端環境”。
高端製造企業展現出技術積澱與訂單轉化能力。
林泰新材所在的濕式紙基摩擦材料領域,全球僅有6家企業可實現量産。作為國內唯一供應商,該公司&&,“短期內國內市場難以出現具備競爭力的新進入者”,主要因行業認證周期長、産品驗證需2至3年、客戶綁定緊密等高壁壘特徵。其電子控制防滑差速器(ELSD)已獲兩家頭部企業項目定點,預計2026年開始應用。
卓兆點膠在非果鏈市場實現突破。該公司&&,“在Meta AI眼鏡領域主要供應點膠閥與點膠設備,已獲得千萬級量産訂單,交付進展順利”,還已進入寧德時代供應商體系,並取得三星電子的Vender Code,為後續合作奠定了基礎。
明陽科技在座椅調節機構總成件的業務收入同比增長93%。該公司&&,目前正專注於液壓阻尼器、電動同心調角器、小扶手調角器等核心産品,並拓展其應用於頭枕、扶手、小桌板等多類場景。儘管短期毛利率承壓,公司仍視其為未來重點方向,並持續投入自潤滑軸承、粉末冶金等新品研發。
除了在研發與技術方面持續突破,北交所企業也在産能擴張與市場拓展中積極布局。
建邦科技本期近一半收入來自海外,公司在複雜國際形勢下表現出良好韌性,營業收入與利潤均實現兩位數增長。近年來,該公司積極發展非汽車零部件産品,上半年該類産品銷售收入為6498.94萬元,同比增183.18%,佔比提升至17.34%。未來,公司將繼續開發“軟硬體”結合的高科技新産品,並拓展游艇、摩托艇、智能機器人等新應用場景,打造更完整的産品生態鏈。
同樣積極拓展業務邊界的還有華光源海。該公司通過收購漢牛物流進入大宗商品物流領域,並投資湖南低空産業基金。該公司&&,此舉是“為響應國家大力發展低空經濟産業的戰略部署”。
研發進展與智能化布局雙突破
在智能化浪潮中,多家公司積極推進技術升級與系統適配,以提升運營效率與市場競爭力。
太湖雪上半年線上渠道戰略調整成效顯著。該公司&&,“抖音電商成功落實‘精品自播與頭部機構合作’的雙引擎營銷策略,實現營收3328.45萬元,同比增長59.62%”。微信生態通過視頻號深度聯動內容達人,創新打造“內容種草—私域轉化”閉環營銷模型,推動銷售營收同比增長813.46%。公司還通過“未來工廠”項目擴大産能,建成後預計年産400萬件絲綢製品及20萬件絲綢服飾,實現“智能製造+智能倉儲+跨境服務”一體化運營。
海能技術為響應國家信創戰略與用戶需求,設立“大模型智能運營部”,推動智能技術與業務場景融合,完成從數據資産化到業務智能化的閉環升級。公司在産品端布局基於鴻蒙系統的儀器操控系統,6月已在TANK系列部分型號進行測試,計劃年內完成上線並逐步推廣至其他産品,以實現軟體自主可控與數據安全。
在醫藥領域,多家北交所企業在一類新藥與原料藥研發方面釋放積極信號。
梓橦宮藥業一類新藥馬甲子膠囊已於2024年8月啟動Ia期臨床試驗,目前正在受試者入組階段。公司強調其中藥産業鏈布局已覆蓋種植、研發與生産,未來將持續加大創新投入。
峆一藥業則將募投項目升級為“年産420噸阿嗪米特、普侖司特等十六種原料藥項目”,總投資增至7.08億元,旨在“拓寬産品類型,向原料藥及中間體全産業鏈延伸”,並計劃為自建製劑工廠供應原料藥,構建藥品製造全産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