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光輝視界”西藏公益行收官 京藏眼科協作守護高原光明-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25 16:49:07
來源:新華網

2025年“光輝視界”西藏公益行收官 京藏眼科協作守護高原光明

字體:

由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主辦,援助西藏發展基金會與“光輝視界”專項基金聯合承辦的2025年“光輝視界”西藏公益行活動於8月11日至17日在西藏自治區開展。

期間,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副院長魏文斌帶領眼科專家團隊,先後在昌都市、拉薩市和山南市三地的四家醫院開展醫療幫扶活動,完成各類示範帶教手術80余例,開展疑難病例會診200餘人次,並通過學術交流、技術培訓等多種形式助力藏區眼科事業發展。

2025年“光輝視界”西藏公益行活動現場

深化跨區域協作 築牢學科發展根基

此次公益行期間,京藏兩地醫療機構圍繞眼科學科建設開展了多場深度交流活動。8月11日至12日,昌都市市長羅慶伍、昌都市委副書記黃國劍與公益行專家團隊在昌都市藏醫院座談,就深化醫療衞生行業協作發展達成共識。

8月13日至14日,拉薩市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常務副院長張寧在座談會上對魏文斌團隊多年來的支持&&感謝,並肯定了2025年援藏專家、北京同仁醫院亦莊綜合眼科副主任醫師張景尚入藏以來的工作成效。

魏文斌在座談時&&,自2015年組團式援藏以來,這是他帶領團隊連續第九次進藏開展服務,親眼見證了拉薩市人民醫院眼科從弱到強不斷發展的歷程。

8月17日,在山南市與眼科專家們的交流時魏文斌稱,這幾位專家在提升藏區眼科診療規範化水平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有效緩解了當地眼病患者“看病遠、尋醫難”的問題。

據悉,此次公益行活動期間,公益團隊還向四家醫院(昌都市藏醫院、西藏自治區藏醫院、拉薩市人民醫院,山南愛爾眼科醫院)捐贈了價值數萬元的專業書籍、耗材及藥品,為學科建設提供物資支持。

魏文斌帶領眼科專家團隊參與眼科健康諮詢現場

聚焦技術賦能 構建能力提升長效機制

為提升藏區眼科醫療技術服務能力,專家團隊還在三地四院開展了系統性的技術培訓與實操教學。針對高原地區特點,魏文斌教授以《小眼睛大健康——人工智能助力眼健康與慢病管理》為題,講解如何利用AI技術破解高原眼病早期診斷的難題。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眼外傷科主任史翔宇教授聚焦《常見黃斑疾病的治療》,從基礎的眼底黃斑位置解剖、黃斑裂孔和黃斑前膜的影像學表現到如何臨床治療進行了全面講解。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眼底科主任醫師黃瑤教授結合藏區高血壓、高血糖人群特點,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診療規範》為題系統講授了從基礎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分級到如何臨床治療的相關內容,並通過“手把手”帶教方式示範眼底激光實操教學。

事實上,通過多年的精準帶教幫扶,基礎的白內障復明手術在藏區已基本可獨立完成,但若遇到需二次手術的患者時,又該如何處理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眼外傷科副主任醫師王聰教授針對藏區白內障二次手術難題,從晶狀體位置異常的原因、分類等方面詳解了面對異常時的處理方法。

據介紹,此次技術培訓採用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內容涵蓋高原常見眼病診療要點和設備操作規範,通過理論授課與現場實操相結合的形式,幫助當地醫生掌握關鍵技術。

“示範帶教不僅要讓百姓重拾光明,更要讓當地醫生通過近距離觀摩、參與手術,真正掌握規範操作流程,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魏文斌如是説。

魏文斌帶領的眼科專家團隊手術及帶教現場(施術者為史翔宇教授)

開展公益診療服務 惠及千余名藏區群眾

在為期一週的公益行中,醫療團隊在昌都市藏醫院、拉薩市人民醫院等醫院完成白內障復明示範帶教手術60例,其中三四級核以上高難度手術佔比超 80%;在西藏自治區藏醫院等地實施複雜玻璃體視網膜聯合示範帶教手術20例。

值得一提的是,王聰教授在拉薩市人民醫院成功開展西藏首例複雜人工晶體懸吊聯合瞳孔成型手術,填補了當地技術空白。

8月16日,西藏自治區藏醫院舉辦大型眼科健康諮詢活動,西藏自治區衛健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張耕壇回顧了該院眼科在魏文斌團隊支持下,從僅有1名眼科醫生發展為40餘人的西藏自治區眼科中心的歷程。

活動期間,專家團隊為200余名眼病患者開展疑難病例會診,志願者提供藏語翻譯支持,幫助患者與醫生有效溝通。針對會診中發現的高血壓、高血脂引發視網膜血管阻塞問題突出的情況,魏文斌建議加強慢性眼病管理,通過AI輔助診斷和遠程會診提升診療能力。

從瀾滄江畔的昌都到雅魯藏布江邊的拉薩、山南,醫療團隊的足跡遍佈雪域高原。面對藏族同胞“明年你們還來麼?”的詢問時,魏文斌回應説:“只要身體允許,我們每年都會來”。

頸間的潔白哈達、術後患者的燦爛笑容,成為此次“光輝視界”公益行最溫暖的記憶。正如活動名稱寓意,這份心向光明、行而不輟的堅守,將持續為西藏群眾送去光明與希望。

【糾錯】 【責任編輯:吳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