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時
思念如細雨
紛紛颺颺,落在心底
人們探索着與自然和諧共生式的告別
用綠色的祭掃 用鮮花與雲端的思念
讓哀思化作春泥
讓生命融入大地
在近日舉行的“禮安齊魯·生命禮讚”2025年青島海葬活動中,逝者家屬將鮮花撒入大海。新華社記者 叢佳鑫 攝
青島的海邊
風吹白浪,萬頃波濤
在親人的見證下
逝者骨灰被放入可降解骨灰壇中
融入萬頃碧波
“這種方式既能寄託思念,又能節約土地”
逝者家屬金老望著海浪説
4月1日,在重慶市崇興生命紀念園舉行的公益生態葬儀式。(重慶市殯葬事業管理中心供圖)
政策護航讓生態葬道路越走越寬
從民政部的指導意見
到各地的惠民政策
樹葬、花葬、海葬……
生態葬不再是一種陌生的選擇
而是文明的自覺
逝者家屬在青島市殯葬事業服務中心電子祭祀廣場使用電子祭祀的方式緬懷親人。(青島市民政局供圖)
鮮花取代了紙錢
線上雲祭掃成為了新的風尚
家屬積極參與這充滿詩意的綠色儀式
用更環保、文明的方式寄託哀思
一朵朵數字鮮花
一縷縷虛擬輕煙
思念跨越時空飄向遠方
4月3日,寧夏固原弘文中學初一學生清晨4點50分從校園出發,開始&&徒步祭英烈活動。新華社記者 馮開華 攝
&&徒步祭英烈
固原學子踩着先烈的腳印
感受“行走的思政課”
一排排烈士墓碑前
擺放着少年們108里路上緊握的白花
這是信仰最好的傳承
在新時代裏綻放新的光芒
是對生命價值的深思
是對自然的敬畏與回饋
生命的離去
不是終點,而是另一種開始
文案:李思睿
策劃:聶焱
新華社國內部出品
【糾錯】 【責任編輯:王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