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擦拭你的名字 就是同你説話——在坦桑尼亞祭掃援坦中國專家公墓-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4/04 14:37:16
來源:新華網

記者手記|擦拭你的名字 就是同你説話——在坦桑尼亞祭掃援坦中國專家公墓

字體:

  新華社達累斯薩拉姆4月4日電 記者手記|擦拭你的名字 就是同你説話——在坦桑尼亞祭掃援坦中國專家公墓

  新華社記者華洪立

  細雨紛紛,又是一年清明時,中國駐坦桑尼亞大使館、坦政府代表和各界友人、在坦中資機構、華僑華人代表等百餘人來到坦首都達累斯薩拉姆西郊的中國專家公墓祭掃,共同緬懷為坦讚鐵路建設奉獻生命的中國專家。

  這是4月2日在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西郊拍攝的中國專家公墓紀念碑。新華社記者 華洪立 攝

  雨水打濕了外套,人們凝望著一塊塊花崗岩墓碑上銘刻的姓名。儀式上,駐坦使館臨時代辦汪勇和坦交通部副部長基汗茲雷並肩而立。中國土木東非有限公司一名工作人員走上前來,講述着往事:

  “最年輕的烈士金成威犧牲時還不到22歲。隧道隊隊長李景普收到妻子寄來的布鞋,還沒來得及穿上就倒在工地上。留給家人的,是9封他從非洲寄出的家書。”

  人們的眼角處泛起淚光,仿佛聽到列車汽笛從遠方傳來,聽到鐵軌與鋼輪摩擦發出轟隆隆的聲音——那是先烈們用生命鋪就的“友誼之路”。

  這是4月2日在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西郊拍攝的中國專家公墓一隅。新華社記者 華洪立 攝

  “他們是英雄,也是我們的親人。”基汗茲雷在致辭中動情地説,“這座墓園不只是紀念過去,更是我們共同歷史的一部分。”

  守墓人姆薩菲裏·奧馬裏站在公墓主碑前,一如往常,默默地擦拭着碑面。“每次擦碑,我都在和他們説話。”

  “異國青山埋忠骨,往昔崢嶸今猶酣”——碑上一字一句,印刻着一段可歌可泣的中非奮鬥史。

  這是4月2日在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西郊拍攝的中國專家公墓一隅。新華社記者 華洪立 攝

  20世紀70年代,數萬名中國專家和技術人員遠涉重洋來到非洲,同坦桑尼亞和贊比亞人民並肩奮鬥,用汗水和鮮血乃至生命築成了被譽為“友誼之路”“自由之路”的坦讚鐵路。

  坦讚鐵路穿越高山深谷、河流湖泊、森林草原與沼澤濕地,全長1860.5公里。複雜地形和高低落差給建設工作帶來重重挑戰,建設者還要面對缺醫少藥、食品短缺、天氣炎熱、疾病流行等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苦條件。

  坦讚鐵路於1970年10月開工,1976年7月正式移交給坦、讚兩國政府。

  長眠於公墓的中國烈士,有51人是在鐵路建設和技術合作中犧牲,還有19人在其他援坦合作中獻出寶貴生命。

  4月2日,來賓在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西郊的中國專家公墓獻花。新華社發(赫爾曼·埃馬紐埃爾攝)

  祭掃中國專家公墓,不只是祭奠,也將中非友誼代代傳遞。新一代中國人與坦桑尼亞人一起,把事業延續、讓精神長存。

  細雨未停,花香未散。豐碑矗立,見證着跨越萬里的深沉敬意,標記出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的光榮記憶。

【糾錯】 【責任編輯:吳京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