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奧巴馬來訪前 德國人為什麼怒了!

2016年04月24日 21:02:29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4月24日電 23日,正值美國總統奧巴馬訪德前夕,德國漢諾威數萬人涌上街頭,反對“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夥伴關係協定”(TTIP)。組織方&&,有9萬人參加了本次游行。

  奧巴馬“退休前”來訪,德國人為何這麼“不友善”?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們談TTIP而色變?

  【民眾示威:歐洲不要TTIP】

  據外媒報道,奧巴馬將於24日到訪漢諾威,出席漢諾威工業博覽會開幕式,並與德國總理默克爾以及歐洲其他幾國領導人展開會談,為在年內達成這項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協定製造聲勢。

  而就在奧巴馬訪德前夕,當天德國北部城市漢諾威爆發大規模反對TTIP的游行。組織活動的德國工會聯合會以及環保、消費者保護、文化保護等組織和團體&&,當天共有9萬人參加了游行。當地警方出動大量警力維持秩序。參加游行的示威者在街道上高舉“不要給TTIP機會”、“金錢扼殺民主”等標語。

  一名73歲的退休人員在集會中打出“拒絕轉基因食品”的標語並對媒體説,“我們希望保持我們的教育水準,我們不接受美國的教育體系。而且我們也想要保持我們的環境標準不變。”他的一名朋友則&&,TTIP會擴大貧富差距,“那將威脅全球的穩定”。

  一名來自捷克的示威者擔憂協定會影響環境保護和食品安全。“我們再也不能像現在一樣破壞環境了,歐洲的發展進步不應該再以付出動物、水和空氣為代價”。

  而就在去年10月,德國柏林也爆發了類似的游行示威,據組織方&&,當天共有25萬人參加了反對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夥伴關係協定(TTIP)的游行。

  TTIP是歐盟和美國正在進行談判磋商的一項貿易協定,目標是建立一個覆蓋8億人口的自由貿易區。不過,這也是一個具有爭議性的貿易協定。支持者認為,它可能促進出口,創造就業,增強歐洲在世界貿易規則制定中的話語權;而反對者認為,這一貿易協定的談判缺乏透明度,一些條款很可能削弱主權國家在貿易爭端中的決策權,還可能會在環保、食品安全、醫藥衞生等領域産生負面影響。

  【政府解釋:你們錯了,這是雙贏】

  據法新社報道,德國總理默克爾23日在視頻聲明中強調,TTIP並不會凌駕於民眾權益之上。“我們不願民眾留有真相被掩蓋或規範被破壞的印象。情況正好和這一印象相反。”

  默克爾把這一協定稱為“雙贏局面”,並&&歐洲和美國有機會就環境和消費者保護達成原則性共識,由於市場規模巨大,“可以由此制定全球標準”。

  此前,奧巴馬在英國倫敦訪問時試圖正面化解TTIP懷疑者的擔憂,在演講中奧巴馬承認過去的一些協議“僅為滿足大企業的利益服務,但在為參與其中的各國工人提供服務方面卻是不成功的”。

  22日與奧巴馬會面後,英國首相卡梅倫也強調,TTIP“會為我們的帶來數十億計的經濟受益,並且可以為其他國家樹立可以效仿的標準”。

  據悉,漢諾威會談之後,本月25日將在美國紐約啟動第13輪TTIP談判。

  【德美民調:我們就是不約】

  面對各種爭議,越來越多的德國人對TTIP&&懷疑,近日就連德國經濟部長加布裏爾也承認,“TTIP有可能會失敗”。

  最近一項民調顯示,只有17%的德國人支持TTIP,遠遠低於兩年前55%的支持率。而同一時期,持堅定反對態度的人從25%增長到33%。

  而美國人對此協定的態度也不甚樂觀。支持者從53%降到15%,還有將近一半的人不願表明態度。

  面對奧巴馬看守政府,美國和歐洲的分析人士認為,與其勉力爭取達成TTIP談判,白宮更可能致力於儘早實現奧巴馬政績工程之一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編輯程大雨、王豐豐,新華國際客戶端綜合報道)

【糾錯】 [責任編輯: 余申芳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9943128926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