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與俄羅斯民眾第14次“直播連線” 把烏克蘭問題拋給美烏

4月1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參加完“直播連線”電視節目後接受記者採訪時&&,他認為俄羅斯和日本的領土問題終能找到解決方案。新華社/法新
自2001年首任俄羅斯總統起,普京幾乎每年都要與俄民眾進行一次直播連線(2004年和2012年未舉辦)。這種總統(總理)與百姓“面對面”答疑解惑的方式,既説明了普京對自己全面掌控俄羅斯的充分自信,也是一把政治利器,可以借此提升普京的個人威望,緩解國內政治壓力。
4月15日,普京如約舉辦了他的第14次直播連線活動。與往年有所區別的是,今年的總統直播連線提問方式有所創新,民眾可以通過本國社交網絡“ВКонтакте”或錄製視頻提問。今年的直播連線活動歷時3小時40分鐘,普京現場回答問題多達75個,話題涉及俄經濟、外交、內政以及備受關注的民生問題等方面。
俄經濟形勢有望轉好
直播連線開場時,普京首先談到了當前俄羅斯的總體經濟形勢。在美國和西方連續多年的制裁、國際油價持續走低的雙重影響下,2015年俄羅斯經濟整體下滑,國內生産總值較上一年度萎縮3.7%。投資和消費需求均顯疲軟,國家預算被迫緊縮,許多此前制定的項目計劃未能如期有效落實。俄羅斯經濟狀況實在堪憂。
普京不避談經濟狀況不佳的現狀,但也不忘給俄民眾加油打氣。他指出,政府認為2016年俄羅斯GDP將下滑0.3%,但到2017年,俄經濟有望出現1.4%的增長。普京&&,目前俄外匯儲備已回到2014年年初的3870億美元的水平。政府儲備基金、國家福利基金的資金有些許減少,但其規模目前仍佔國家GDP的10.5%。
在回答“如何改善俄羅斯經濟”的問題時,普京&&,他堅決反對使用“印鈔機”來振興經濟。他説:“重要的不是印錢,改變經濟結構才是核心。情況確實非常複雜,但我們在這方面有所進展。”
民生問題佔比最高
直播連線剛剛開始一個半小時,各類渠道收到的提問已經多達近250萬個,其中佔比最多的是民生問題。事實上,民生問題基本上也是歷年直播連線中民眾最關注的問題,今年也不例外。民眾關注和擔憂的主要民生問題是:物價上漲、拖欠工資、住房和公共服務問題。普京坦言,2015年俄國內通貨膨脹率為12.9%。相比上一年,糧食價格上漲勢頭“迅猛”。對於失業率問題,普京&&,目前俄羅斯的失業率保持在5.6%的較低水平,雖然有些許增高,但與危機之前相比增長並不多。
一位來自車裏雅賓斯克州烏拉爾拖車廠的工人,在連線中向普京控訴企業拖欠工資已經3個月。普京允諾將責成工業貿易部處理這類事件,並對這位工人解釋説,一些深處危機之中的汽車企業,是為了不裁員而拖欠員工工資的。
住房及稅收問題,是俄羅斯民眾關注的焦點,也是直播連線中最“老生常談”的問題。今年這方面的提問非常犀利,有人向普京發問:“為什麼油價在下跌而徵稅卻在上漲?”普京回答稱,這一問題從蘇聯時期便一直存在。近期,政府將着手對徵稅結構信息開展工作,以提高稅收政策的透明度。
把烏克蘭問題拋給美烏
對於俄羅斯來説,敘利亞和烏克蘭問題仍然是未能徹底解開的外交困局,在一定程度上對俄形成了束縛。所以,外交也是俄羅斯百姓關注的主要話題之一。
關於敘利亞問題,普京強調,希望敘利亞境內實現停火,開啟政治進程,展開新一輪和談,並依照憲法提前舉行選舉。事實上,俄羅斯從敘利亞撤軍時,撤走的僅是在敘作戰的主力部隊,仍保留了監督停火的軍事力量,並可保障相關軍事設施的正常運轉。這些都是俄羅斯在必要時重返敘利亞的重要基礎。從普京在敘利亞問題上的表態及做法可以看出,普京在敘利亞留有“後手”。
關於烏克蘭問題,有網友向普京提問:“頓巴斯會再次發生戰爭嗎?”普京在回答此提問時,很自然地把“球”踢給了美國和烏克蘭。普京稱,烏克蘭問題的許多方面均取決於基輔當局。如果美國希望解決問題,他們則應該對其基輔夥伴施加影響力。
當有人提問“總統對當前俄土關係持何種態度”時,普京&&,俄羅斯與鄰國的關係總體較好,俄羅斯願意與土耳其人民構建最佳睦鄰友好關係。“但是,俄羅斯與土耳其個別政治家之間存在一些問題。我們認為他們行為不當,於是我們以相應的方式做出回應。”普京同時批評稱,現在的土耳其領導層與其説是在打擊激進分子,不如説是在與激進分子合作。
“尚未決定”是否繼續競選總統
有意思的是,普京的“個人問題”也備受百姓關注。來自俄西北部城市加特契納的一位女士向普京發問:總統是否會與前第一夫人柳德米拉復婚?俄羅斯何時將出現第一夫人?普京倒是沒有回避這個問題,他&&:“我同柳德米拉關係很好。她一切都非常好,我也一切都好。”
來自克裏米亞的一名公民提問比較敏感:您是否還會繼續競選俄羅斯總統?普京&&,現在對這個問題表態為時過早,他對是否參加2018年的總統競選尚未作出決定。他説:“在當前的形勢下我想再次重申,我們現在需要考慮的不是未來怎樣工作,而是現在怎樣做才不辜負人民對我的信任與重托。”普京稱:“人們選擇杜馬議員或者總統,都是為了讓他們更好地為國家服務。我的個人生活在這裡是一個不重要的問題。”
本報北京4月16日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