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官員:氣候變暖加速寨卡病毒傳播

2016年1月28日,委內瑞拉加拉加斯,市政工人用熏煙消毒法幫助控制寨卡病毒擴散。
據外媒報道,聯合國近日指出,全球變暖將加速蚊子繁殖,使蚊子傳播的病毒如寨卡病毒大幅增加。
報道稱,聯合國負責氣候變化問題的助理秘書長帕茲托29日召開記者會説:“寨卡病毒和氣溫有關,這是顯而易見的,你不需要是科學家,也能知道溫度越高,就會滋生越多攜帶病毒的蚊子,傳染病也就越來越多。”
據悉,根據世界氣象組織最新發布的報告,2015年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而由埃及伊蚊傳播的寨卡病毒,正是於去年開始在南美洲迅速傳播,目前已在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爆發嚴重疫情。
報道指出,世界衞生組織不久前也&&,去年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的厄爾尼諾現象令蚊子的數量增加。
厄爾尼諾現象導致的乾旱在一些國家造成水荒,民眾於是在家存水備用,但長時間不流動的水卻是伊蚊滋生的溫床。
例如在委內瑞拉,久旱不雨導致蓄水池水位下降,迫使政府施行制水措施,但居民發現家中儲水的水桶或水槽滋生伊蚊。衞生部門為此警告,這可能導致伊蚊迅速繁殖,加重寨卡病毒疫情。
委內瑞拉首都加拉加斯一名50歲的婦女説:“我的兒媳婦出現類似感染寨卡病毒的症狀,我還有一個侄女懷孕了,她們都處於高風險之中。”
報道稱,寨卡病毒在拉丁美洲肆虐,委內瑞拉是重災區之一,該國現已有4700個疑似病例。
世衛組織提醒,儘管現在北半球是冬季,氣候條件不適於伊蚊活動,因此寨卡病毒在歐洲傳播的風險極低,但當春夏季到來天氣轉暖時,病毒在這些地區傳播的風險將大增。
世衛組織歐洲區辦事處29日發表聲明指出,目前英國、丹麥及葡萄牙已相繼發現輸入型寨卡病毒感染者,加上此病毒傳播源伊蚊也存在於部分歐洲國家尤其是地中海區域,因此有關國家應提前應對春夏季病毒傳播的風險。
世衛組織建議,歐洲國家應監測及管理輸入型感染病例,並利用應對骨痛熱症和基孔肯雅熱病的控蚊經驗來對抗傳播卡茲病毒的伊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