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朝鮮宣布進行氫彈試驗 美國如何“嗅探”?

2016年01月08日 06:55:33 來源: 新華社

  朝鮮政府6日宣布成功進行首次氫彈試驗。對此,美國白宮發言人喬希·歐內斯特&&,美國對朝鮮核試驗進行的初步分析結果,與朝方宣稱成功進行一次氫彈試驗的説法“並不符合”。

  那麼,美國政府如何做出這一初步判斷?美國通常會採取哪些手段,探測和驗證朝鮮此次核試驗呢?

  【地震監測數據】

  歐內斯特6日在新聞吹風會上&&,朝鮮此次核試驗並沒有使美國政府改變對朝鮮技術和軍事能力的評估。美國和一些其他國家進行的廣泛、獨立分析均對朝鮮當局的説法提出“重要的、可理解的質疑”。

  綜合多家媒體披露的內容,美國質疑朝鮮試爆氫彈的説法最直接依據可能是地震監測數據。

  實際上,地震監測是探測核試驗最有效、最便捷的方式之一。由於地震波的傳播速度每秒高達數英里,地震監測站點能夠在短時間內探測到核爆並且詳細記錄相關數據。在監測靈敏度方面,區域監測儀可以感應到區區20噸炸藥所引發的爆炸,探測威力巨大的核爆自然不在話下。

  朝鮮此前宣布分別於2006年、2009年、2013年成功進行了3次地下核試驗。相關監測數據顯示,2006年朝鮮首次核試驗所産生的爆炸強度相當於4.1級地震,等同不到1000噸炸藥爆炸;2009年核試驗的爆炸強度為4.5級,相當於數千噸炸藥爆炸;而2013年核試驗的爆炸強度為5.0級,威力大約相當於朝鮮2009年核試驗的兩倍。三次核試驗中,震波均是從接近地表處傳出。

  對於朝鮮6日核試驗,中國地震&網中心網站發布信息,格林尼治時間6日1時30分(北京時間6日9時30分),朝鮮發生4.9級地震,震中位於北緯41.3度、東經129.1度,震源深度為0.0公里。

  根據監測到的地震規模,有情報人員和專家判斷,朝鮮此次核試驗可能不是氫彈試驗,因為如果是氫彈試驗,爆炸威力一般比原子彈大幾百倍到上千倍,當量應該達到數十萬噸,試驗即使失敗,當量也會達到數萬噸。

  美國犁頭基金會核專家奇林喬內猜測,朝鮮可能在正常的裂變式原子彈中混入了氫同位素,“因此他們可以聲稱這是氫彈,但實際上這並非真正的聚變式核彈”。

  【多種探測技術】

  雖然出現質疑的聲音,但美國當前沒有徹底否認朝鮮試爆氫彈的説法。

  媒體報道,今後幾天,美國和一些國家會採取多种先進的探測手段,以期確定朝鮮究竟試爆了何種核裝置。

  在朝鮮6日宣布核試驗後,美國和日本都派遣偵察機前往朝鮮半島附近區域,測量空氣中的輻射值。在朝鮮前三次進行核試驗後,美國也曾派遣飛機飛到相關地區,採集空氣樣本,以便對輻射顆粒進行分析。

  美國空軍在1947年首次肩負起監測全球範圍內核爆炸的任務。美國空軍技術應用中心雇傭大約1000名國防部僱員承擔這項工作。這一中心使用一架WC-135型飛機負責探測可能來自核爆炸的放射性殘骸。

  此外,美國還可以利用衛星探測太空中或大氣中可能發生的核爆炸,衛星可以收集電磁脈衝、閃光和核輻射數據。

  雖然朝鮮核試驗在地下進行,但法新社2012年報道,通過名為“放射性核素信號”的技術,科學家們能夠利用設備“嗅到”核爆炸時從土壤中滲出或釋放到空氣中的裂變産物。接着,科學家可以利用大氣傳輸模型對放射性核素的可能來源進行測算,並預測核煙雲的走向。這一過程通常被用來對核試驗的發生進行再次確認。

  從以往經驗來看,美國會綜合利用各種技術手段,分析和探測朝鮮核試驗,最終作出判斷,整個過程可能耗時數天或數周。

  2006年10月9日,朝鮮宣布進行首次核試驗,有分析人士猜測説,朝鮮可能使用普通炸藥造成核爆假象。但僅僅一週後,時任美國國家情報局局長約翰·內格羅蓬特正式確認朝鮮地下核試驗,

  美聯社披露,當時,美國情報部門收集了大氣樣本、地震數據、衛星圖像、通訊往來等各種情報分析核實。其中美國空軍專用於核試驗大氣取樣的WC-135偵察機發揮了關鍵作用。(張偉)(新華社專特稿)

【糾錯】 [責任編輯: 田穎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54721286060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