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機器人專家:讓以色列先進技術助力“中國智造”

2015年09月14日 13:20:57 來源: 新華網廣東頻道

      新華網專訪以色列專家卡洛斯·本納依姆(右二),茲維•席勒(右一)。(新華網李隆強 攝影)

    新華網廣州9月11日電(記者盧鑒)以色列以其整個民族的聰明智慧、科技創新舉世聞名,對於正在雄心勃勃啟動“中國製造2025”計劃的中國,如何更好地引入以色列先進的機器人自動化生産技術並描繪雙方合作藍圖?近日,中以機器人高峰論壇舉辦之際,新華網對以色列兩位機器人專家——以色列機器人協會會長茲維·席勒(ZVi Shiller)和以色列Robologics公司CEO卡羅斯·本納依姆(Carlos Benaim)就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了專訪。

    “我們能助‘中國智造’夢想成真!”

    作為中國版的“工業4.0”規劃,今年5月出爐的“中國製造2025”戰略明確,力爭用十年時間,邁入製造強國行列,在智能製造方面創新發展。對此,以方專家認為,中以雙方能在優勢互補的前提下務實合作,圓夢“中國智造”:“中國是處於轉型期的製造大國,以色列富有創新想法並擅長産品開發,而中國是産品生産製造世界大國,兩國産業互補性極強。”席勒還通過新華網介紹了以色列目前在機器人技術行業的諸多獨到之處。

    “所謂術業有專攻,産品研發是我們的優勢所在,我們專攻那些能發揮我們創造力的産品並服務於人本身的産品,比如脊椎手術醫療輔助機器人和輔助病人站立的機器人及其它生活服務類機器人,它叫消費型機器人,包括全球市場佔有率達30%的除草機器人和佔有率達70%的游泳池清潔機器人。目前全球市場上70%的消費型機器人是原自於以色列!”他認為,基於中國漫長的邊境線和大量的汽車消費需求,他所研究的領域有許多技術都適用於中國。“目前中國工廠中常見的自動化汽車應用是自動導引運輸車(AGV),這種技術是比較簡單的,未來更廣泛的應用將是能夠搭載乘客的自動化汽車或巴士,以及能應用於執行邊境巡邏的自動化汽車。以色列能為中國提升自動化汽車生産水平,如果中國需要設計高度自動化、防碰撞、可自動變道的汽車,我們能助中國圓夢,盡一些綿薄之力。”

    “未來機器人技術應服務於人 將産生新工作需求”

    作為色列機器人協會的創始主席,席勒主要的研究領域是機器人與自動化車輛,他帶領團隊創作了90款機器人原型。當記者問哪一款是他最得意之作?席勒露出了笑容:“我們確實製造了90款機器人原型,但都不是工業機器人,是消費型機器人,服務於人類日常生活。每一款我都很喜歡,其中一款比較傑出的産品是2007年我們生産的一款自動擦窗機器人,當時別的公司都沒有這種産品,我們先人一步將它開發出來。後來韓國在2010年才開發出類似的産品,這讓我們自豪!我們還生産了幫助殘疾人上樓防滑跌的輔助機器人及服務住院病人的機器人,這些“貼心”的機器人能幫助到有需要的人。”

    機器人應為人服務,這是席勒的理念,也是席勒認為未來這一行業發展的方向。“我現在在帶一些研究生,我跟我的學生説,搞研發不能一味的逐利,我們的研究成果要既能變現的同時又能夠幫助別人。我相信,未來,我們的工程師設計的機器人不僅服務於工業,更重要的是會幫助人類生活得更好!我希望我及我的同行所生産的機器人,不要停留在為了賺更多利潤、降低生産和提高生産效率而生産機器人,還要更多地為改善人類的生活而努力,這才是重要的!我覺得這才是機器人製造行業未來的大勢所趨。”

    “廣州將引領機器人製造技術新潮流”

    本納依姆在接受專訪中談到,中國廣州具有巨大的創新能力,未來將引領機器人行業發展新潮流。“中國不僅市場巨大,中國、特別是廣州擁有引領機器人産業技術發展的能力。所以我們認為以色列在這方面的技術和經驗是能夠適應廣州的發展,幫助廣州創造機器人技術潮流,而非僅僅作為機器人消費者,更是生産者。他對“創新驅動發展”大潮下的廣州充滿信心,“我是白手起家、將Robologics 從零做起發展成現在的國際先進公司,我們有信心,在廣州孵化出更多的機器人行業千萬富翁!”本納依姆笑言。

    本納依姆介紹説,他的Robologics公司以開發“機器人視覺學習系統”為發展理念,培養“學習型”機器人。在當前一些生産製造業技術複雜程度在不斷提升之時,機器人的參與工業流程變得重要。“當你教會了一個機器人,你相當於教會了一大批機器人。我們相信我們公司運用‘機器人視覺學習系統’開發的‘學習型’機器人,通過廣州的實踐,未來將生産製造、醫療、教育等領域引領未來的發展潮流。”

    “世界正面臨一場機器人産業革命,技術、産業、市場都準備好了,我們正處在風口,機遇稍縱即逝。廣州是否會錯過這一機遇?我認為這取決於廣州自己。”席勒補充説。

    據了解,在實踐廣東“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同時,廣州近年來積極推進中以智能産業合作引領廣州開發區進入“智造”時代。首個中以合作打造的機器人研究院與智能製造産業基地9日已落戶在廣州開發區。該區是國家發改委批准的中國4個中以高技術産業合作重點區域之一。目前中以相關合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廣州中以生物孵化基地已落戶廣州國際生物島,廣州中以生物産業基金也將於10月成立。

【糾錯】 [責任編輯: 雷東瑞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675128227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