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培拉是澳大利亞聯邦的首都,位於澳大利亞首都直轄區東北部、澳大利亞阿爾卑斯山脈的山麓平原上,跨莫朗格洛河兩岸。1824年初建居民點,稱坎伯裏,1836年更名堪培拉。1899年成立聯邦區後劃歸首都直轄區。1913年開始興建,1927年正式遷都,聯邦議會也由墨爾本正式遷此。
堪培拉是由美國建築家伯利 格裏芬設計的。市區被以格裏芬名字命名的湖分成兩大部分,北側為都市山,南側為首都山,以此為中心向四週逐漸延伸。以1988年5月完工的新議會大廈為中心,在南側設置了主要的政府機構和各國的大使館、領事館,是政治和外交的中心地區。在北側,住宅、百貨公司、劇場井然有序地排列着,寧靜而幽雅,讓人明顯地感到這裡是居民生活區。
1963年人工建成的格裏芬湖周長35公里,面積為704公頃,橫跨格裏芬湖的康芒韋爾斯橋和金斯橋將市區的南北兩部分連接起來。湖心有為紀念庫克船長上岸200周年而建的“紀念庫克船長噴泉”,噴水時水柱高達137米。
湖中的阿斯彭島上建有一個鐘塔。它是英國為紀念堪培拉奠基50周年而贈送的。其中大鐘重達6噸,小的只有7公斤,共有53個。每週日和每週三演奏,鐘聲十分悅耳。
市內建有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聖施洗約翰教堂、澳大利亞國家戰爭紀念館、堪培拉技術學院和高等教育學院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