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系統2016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
奮發向上崇德向善 匯聚改革強軍正能量
——軍隊系統2016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風采錄

愛崗敬業好青年
矢志藍天書寫忠誠 李通 空軍航空兵某團參謀長, 1998年8月入伍,中共黨員,大學文化。榮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
當兵18載,李通堅持立足本職崗位,自覺踐行強軍目標,先後駕駛過5個機種8個機型,累計安全飛行1832小時,危險科目總是率先上、帶頭飛,圓滿完成實彈打靶、高原駐訓、空戰考核等多項重大任務。
當生命遇到威脅時,本能的求生慾望會讓人選擇最快最好的逃生方式。當手握價值過億的國家財産時,在面對人民生命財産的安危時,李通卻用實際行動給出了人民空軍飛行員的標準答案。2015年9月19日,他在飛行訓練中遭遇發動機主燃油調節器故障重大空中特情,不顧個人安危,沉着應對、冷靜處置,從高度3500米滑落到351米,從決心駕機返回機場到改變航向滑向無人區,2次嘗試挽救飛機、3次改變航向避開居民區,經歷生死198秒後跳傘,避免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産受到損失。
身殘志堅執着追夢 周湘虎 戰略支援部隊某部工程師,2001年7月入伍,中共黨員,大學文化。榮獲全國自強模範, 榮立一等功1次。
入伍以來,周湘虎始終胸懷夢想、執着追夢,用拼搏奉獻書寫着自己的軍旅人生。2010年12月,周湘虎作為某航天發射場火箭發射工位施工現場管理負責人,他和戰友頂着炎炎烈日,穿梭於灌木荊棘、沼澤水田,不顧雙腳起滿水泡、身體大面積脫皮、全身被蚊蟲叮滿疙瘩,僅用1個月就踏勘土地近2萬畝、埋下界樁近700個,打通了工程建設的“生命線”。
個人夢想一旦融入強軍夢,就會有永不乾涸的動力源泉。2011年10月,周湘虎連續堅守混凝土澆築施工現場近40個小時,因過度勞累和長期紫外線照射導致雙眼視網膜脫落,左眼永久失明、右眼裸眼視力僅為0.04。他放不下傾注心血的工程項目,克服視力障礙刻苦鑽研先進工藝,先後創新12種施工技術和工藝,檢測鋼材26000多噸、混凝土90000多立方等,負責的2個工程項目被評為全軍質量安全檢查優秀項目。
誠實守信好青年
一諾千金摯誠做人 韓衛東 寧夏軍區某團鑽井1營營長,1995年12月入伍,中共黨員,大學文化。榮獲寧夏回族自治區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個人、寧夏軍區優秀共産黨員,榮立三等功2次。
韓衛東出生在一個山區貧困家庭,哥哥姐姐放棄學業供養其念完高中。1996年,母親臨終前囑咐他:“千萬別忘了你哥姐和幫助過咱們的鄉親。”
軍校畢業後,韓衛東用愛心感恩親人、回報社會。在妻子支持下,他承擔起哥姐家6個孩子上學費用,其中5個考上大學。2010年,二姐患癌症欠債20多萬元。他挨個給債主打電話:“二姐的債,我砸鍋賣鐵也會幫她還清,你們儘管放心。”他和妻子省吃儉用,並把自己房子作抵押,用3年時間還清所有債務。2011年,戰士小何被查出骨癌晚期。他向其家人承諾:“我們會竭盡全力幫助。”他悄悄拿出1萬元,併發動全營官兵捐款,為小何解決了燃眉之急。所住小區有一對“空巢”老人,看到老人無依無靠,他和妻子經常幫老人洗衣服、做家務,逢年過節還把老人接到家裏,10年來從未間斷過。
創新創業好青年
科研戰線青春閃光 陳衛衛 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某研究所通信研究中心二室副主任,1995年9月入伍,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文化。全軍學習成才先進個人,原總參謀部優秀共産黨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取得專利授權2項。
從剛出校門的青年學員,到一名優秀科技幹部,陳衛衛走的是一條立足崗位的艱辛攀登之路、敢想敢幹的創新作為之路。作為單位技術骨幹,陳衛衛牽頭和參與完成了20余個科研項目的總體設計、技術攻關和作戰應用研究工作。
陳衛衛提出並建立全軍信息化建設“三鏈一系統”體系架構,組織完成某數據網絡裝備改進完善科研型號研製,參加完成某聯合信息分發系統研製、加改裝科研、增強型某數據網絡演示驗證;參與設計聯合防空、聯合對地突擊等20余種某數據網絡典型作戰樣式;創造性提出並設計了某數據網絡作戰效能評估方法和數學模型,研究成果在原總部組織的實兵演練中得到廣泛應用。
鎖定前沿勇攀高峰 朱松岩 軍事科學院作戰理論和條令研究部助理研究員,1999年9月入伍,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文化。榮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軍事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項、三等獎1項。榮立三等功1次。
入伍以來,朱松岩始終瞄準信息戰場最前沿,參與聯合作戰重大課題研究論證10余項,為成功研發某實驗推演系統作出突出貢獻。
2011年,他參加“某作戰任務指標分解量化”課題研究任務時,先後6次調整研究思路,42次研討碰撞,上千次分析計算,填補了我軍運用作戰實驗手段進行戰役精確籌劃的空白。2014年,在研究某作戰問題實驗論證中,創新提出聯合火力打擊兵力籌算方法,為某方向軍事鬥爭準備實踐提供了重要參考。2015年,他帶領團隊經過6個多月的艱辛探索,有效破解軍事組織機構倣真推演系統的設計難題,論證成果得到軍委機關高度肯定,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發揮了積極作用。
孝老愛親好青年
“軍營暖男”信義堅守 陸磊 陸軍第1集團軍某旅摩步2營5連四級軍士長,2001年12月入伍,中共黨員,大專文化。2015年榮獲第五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
2010年1月,陸磊的未婚妻潘小俠從河南老家來隊探親,外出時不幸被農用車撞飛,經全力搶救,雖然保住了性命,但陷入“植物人狀態”。面對飛來橫禍,他連續20多天守護在病床前,定期為女友翻身、按摩。在他精心照顧下,潘小俠奇蹟般甦醒,但身體右側癱瘓,智力僅相當於2歲兒童。
在醫生指導下,他每天向女友訴説兩人戀愛往事,播放女友愛聽歌曲,拿着婚紗照與女友談心,經過真情呼喚和不懈努力,潘小俠恢復了記憶。女友住院期間,他先後借債10多萬元、墊付20多萬元醫藥費。
面對女友重度殘疾,他信守承諾、真心守護,義無反顧與女友登記結婚,像帶小孩一樣教妻子站立、行走、吃飯、穿衣,陪着妻子“慢慢長大”。他對妻子的照顧和疼愛感動了父母,60多歲的父親孤身一人到外地收廢品補貼家用,母親則留下來悉心照顧兒媳。在陸磊及其家人的精心照料下,潘小俠已恢復到6歲兒童的智力水平,生活基本能夠自理。他的事跡經媒體報道後,網絡點擊量上千萬、跟帖數萬條,網友紛紛點讚,稱他為“中國好丈夫”“軍營暖男”“信義好兵”。
崇義友善好青年
“最美兵哥”愛心助學 牛何松 武警山西總隊晉中支隊政治部宣傳科副營職幹事,1995年12月入伍,中共黨員,大學文化。武警部隊學雷鋒先進個人,入選中央文明辦“中國好人榜”,2013年榮獲第四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8次。
閱讀報紙看到群眾悲慘遭遇,他慷慨解囊;採訪途中遇到一些困難家庭,他樂善好施;發表作品積攢稿費獎金數千,他全部捐贈……他就是武警山西總隊晉中支隊政治部宣傳科副營職幹事牛何松。
1998年,安徽岳西4年級學生小方家遭不幸,面臨輟學,牛何松得知情況後每學期拿出部分津貼資助,直到小方從安徽中醫學院畢業走上工作崗位。山西垣曲大學生小趙母親患胃癌去世、父親高位截癱,他知情後立即將攝影作品獎金送給小趙,並適時給予經濟資助。大學畢業不久小趙又患病截去左腿,他主動找到小趙家,鼓勵她好好活着,並四處協調為其找到合適工作。為籌建老家農村希望小學,他帶頭捐款,走村串戶動員村民捐款,歷時3年籌措資金28萬元建成希望小學,並每年捐資3000元建立愛心基金。
十年播撒無疆大愛 岳志娟 海軍某水警區政治部幹部科副團職幹事,1994年12月入伍,中共黨員,大學文化。被評為全國社會扶貧先進個人、擁政愛民模範,2015年榮獲第五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2006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岳志娟獲悉雲南麗江民族孤兒學校有幾十名孤兒因缺少社會資助面臨輟學,當即同丈夫商定資助部分孤兒完成學業。很快,岳志娟就和校方取得&&,確定一個班20名孤兒為資助對象,並匯出第一筆10萬元愛心款,把無助的孤兒們從退學的邊緣拉回課堂。
從此,岳志娟把幫助孤兒上學作為自己的責任,先後幫助麗江41名孤兒和困難家庭孩子上學。她與孩子們一直保持書信往來,關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還先後3次專程前往麗江看望慰問。近年來,這些孩子陸續考入初中、高中,還有7人考上大學。自2004年起,她倡導開展“孤寡老人定點幫扶”活動,帶領單位通信站女兵無私照顧駐地8名孤寡老人,每月定期送去生活用品、幫助清潔衞生,至今從未間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