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鮮為人知的故事:“雷鋒知音”九死一生的烽火傳奇

2016年03月15日 11:21:50 來源: 解放軍報

    選送雷鋒、郭明義“兩代雷鋒”參軍的老紅軍余新元,長期堅持學雷鋒、講雷鋒,卻很少講自己。在紀念毛澤東同志為雷鋒題詞53周年之際,記者採訪了余新元,了解到老前輩許多鮮為人知的經歷——

    “雷鋒知音”九死一生的烽火傳奇

記者採訪老紅軍余新元,聽他講述傳奇故事。賈文暄 攝

    編者按

    被群眾譽為“雷鋒知音”的老紅軍余新元,頭上的傷疤是故事,身上的彈痕是故事,殘缺的腳掌是故事,但他卻只講雷鋒不講自己。英雄故事,催人奮進。他對雷鋒精神的感悟,他學雷鋒、講雷鋒的事跡,激勵很多人弘揚雷鋒精神;他在戰爭年代英勇作戰九死一生的傳奇故事,更是讓我們深深感動。

    很多人都知道,老紅軍余新元送雷鋒和郭明義“兩代雷鋒”參軍,矢志不渝宣傳雷鋒精神;很多人卻不知道,他在戰爭年代就是一位英雄——他7次榮立戰功,屢負重傷,九死一生。

    黃土嶺戰鬥中受重傷,白求恩主刀保住了他的腿,還堅定了他走革命道路的信心

    1936年11月,山城堡戰役打響。入伍不滿3個月、只有13歲的余新元,參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戰鬥。那次,他繳獲4枚手榴彈、300多發子彈,但戰場上的血腥殘酷讓他深受震撼。戰鬥結束後,想到許多熟悉的戰友永遠離開人世,他忍不住大哭起來。

    “怕死莫來當紅軍!”指導員和戰友們的話,讓余新元頓時便止住了哭聲。從此,“當兵不能當逃兵,怕死莫來當紅軍”成為他畢生遵循的信條。此後接連幾次戰鬥中,他2次負傷。一次被彈片擊中腰部,一次被擊傷左腿。他傷勢稍愈便投入到戰鬥中。

    “趕緊準備給他截肢!”1939年的黃土嶺戰役中,余新元的左腿從小腿到大腿根多處被敵人機槍擊中,他被抬到醫院後聽到有人這樣大喊。恰巧,白求恩經過,心疼地説:“太年輕了,要是少了一條腿,將來可怎麼辦啊!”

    於是,白求恩決定自己主刀為余新元做手術。由於前線麻醉和消毒藥品奇缺,白求恩只好把搗碎的蒜末攤在黃紗布上為余新元的傷口消毒。這招還挺靈,1個月後,腫消了;半年後,傷口基本癒合。隨後,余新元回到部隊,又投身抗日戰場。

    後來,白求恩犧牲的噩耗傳來,余新元痛哭一場。此後多年,每每想起白求恩,他總會潸然淚下。

    “我為啥和白求恩感情這麼深呢?”余新元對記者説,“有人喊給我截肢時,他一下子把我終身的事都想到了,保住了我的一條腿。你説我對他的感情能不深嗎?他一個外國人,對我這樣一個非親非故的士兵飽含真情大愛,為我治病療傷,我怎能不感激他一輩子呢?”

    “白求恩不只救了我一人,還救了千千萬萬的人。”余新元回憶説,白求恩對戰場救治很有經驗,他叮囑我軍官兵每人帶1個紗布包,要求有關部門為每人發3瓣大蒜。這種用紗布包加大蒜防毒的妙招,非常管用,救了無數人。為此,官兵們都很感激他。

    “白求恩不僅醫術高超,救過我的命,還堅定了我走革命道路的信念。”余新元説,那時他沒多少文化,聽白求恩作了幾場報告,雖然當時有些革命道理沒完全聽明白,但對他堅定革命理想,起到了積極作用。

    “沒有白求恩,就沒有我的今天!”余新元説,“做人,永遠不要忘了在你最困難、最危險時,伸手救你的人。白求恩是我一輩子忘不了的恩人!”

    他曾與“狼牙山五壯士”同在一個團,反“掃蕩”戰鬥中他作戰勇敢,被授予戰鬥模範稱號

    1940年8月,八路軍發動著名的百團大戰。余新元隨部隊參加了破壞日佔井陘煤礦的戰鬥。當時,290多名日軍利用有利地形負隅頑抗。

    戰鬥整整持續了3天半,最終憑藉頑強的戰鬥精神,我軍取得勝利。這次戰鬥中,余新元不幸被敵人炮彈炸傷。他負傷不下火線,堅持戰鬥至最後,被記功一次。

    回憶烽火歲月,余新元説,最難忘的是參加狼牙山反“掃蕩”戰鬥。

    1941年,日軍集中5000余兵力,對狼牙山地區進行瘋狂“掃蕩”。時任副排長的余新元,奉命帶領戰士阻擊敵人,為團主力和1萬多群眾轉移爭取時間。

    戰鬥打響後,日軍在迫擊炮和機槍的掩護下,瘋狂發起進攻。余新元和戰友們依託有利地形組織抗擊,手榴彈、子彈、“石頭炮彈”全面開花,連續打退敵人19次衝擊。當敵人第20次向他們發起衝鋒時,余新元和僅剩的幾名戰友已是人人帶傷。“豁出去跟他們拼了!”余新元打出最後一發子彈,剛要低頭搬石頭的一剎那,不幸被敵人打中。子彈從他的左前胸打進,從右後肩穿出。

    在這次戰鬥中,余新元帶領戰友打死打傷很多日本鬼子和偽軍,成功掩護團主力和群眾安全撤離。1942年,他被晉察冀軍區授予戰鬥模範榮譽稱號,受到楊成武司令員的獎勵。

    如今,那場戰鬥已經過去了70多年,但每次只要一看到與“狼牙山五壯士”有關的作品,余新元總會想起當年在狼牙山上浴血奮戰的戰友們。他常説:當年我與“狼牙山五壯士”同在一個團,大家個個都英勇殺敵、寧死不屈,“狼牙山五壯士”是其中的優秀代表,那些犧牲的戰友永遠值得人們懷念和尊敬。

    根據地的王媽媽給他無微不至的照顧,讓他一輩子都感到很溫暖

    在狼牙山反“掃蕩”中負傷後,余新元被抬到了山下&低村王義珍媽媽家裏療傷。當時,余新元處於昏迷狀態,傷口四週已開始腐爛,膿包處散發出一種難聞的氣味,王媽媽難過得掉下了眼淚……

    看到余新元傷勢嚴重,有人説“肯定救不過來了”,但王媽媽對他不離不棄,像對待親兒子一樣,精心地照料着他。為不讓余新元身上長瘡,王媽媽一遍遍幫他翻身,經常用溫水幫他擦洗身體。家裏有一口好吃的,也要留給他。為了給他補充營養,王媽媽把家中值錢的東西都拿出去賣了,換成米,再將熬好的粥一勺勺喂到余新元嘴裏……在王媽媽的精心照料下,余新元一天天好了起來。

    “黨和人民血肉相連,軍民魚水情深似海,我本身就是個例子。”日本投降後,余新元隨部隊挺進東北,正好路過王義珍媽媽家。一進家門,王媽媽都認不出余新元來了。“我是你救活的那個人啊!”王媽媽聽後老淚縱橫地摸着余新元的臉。

    “一不沾親二不帶故,人家憑啥救你?因為我們軍隊把老百姓當親人,老百姓也把我們當親人!”余新元至今還記得王媽媽家種了不少地瓜,那時部隊不許拿群眾一針一線,王媽媽就把地瓜放到袖口裏,不讓人看著,悄悄地讓他吃,不吃不讓他走。

    後來,余新元跟隨部隊一路向北,再後來又趕到錦州崔家嶺,當時陳雲等首長跟隨在他所在團行動。國民黨部隊發現這個團有共産黨的高級幹部,猛撲過來。余新元帶領戰士們打退了敵人數次衝鋒,直到首長們安全撤離。

    這一仗,余新元所在連犧牲38人,余新元的左手負傷。戰鬥中,他看到了許許多多像王義珍一樣搶運照料傷員的支前群眾,對人民戰爭的深刻內涵有了更深切的理解。他叮囑自己,任何時候都不能忘了群眾。(解放軍報記者 卜金寶 特約記者 李祥輝 賈文暄)

【糾錯】 [責任編輯: 李朋芳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1181288015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