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童真:美軍規模結構優化提升戰鬥力

2015年12月09日 09:32:06 來源: 參考消息網

11月25日,美軍傘兵在布拉格堡基地參加空投行動前進行落地練習。(美國國防部網站)

   一個國家的軍隊規模究竟多大才算合適,結構如何才比較合理,軍隊若干重大比例關係怎樣才比較適宜,這是二戰結束以來,世界主要國家軍隊一直在探尋和解決的重大問題。美國作為世界頭號軍事強國,更是將優化軍隊規模結構視作其提升軍事實力的頭等大事。

  力圖打造世界最強軍隊

  二戰結束以來,美國對軍隊規模結構進行了持續的探索和優化,總體上形成了“全能、一體、領先”的建設目標,力圖打造一支世界最強軍隊,不僅能夠應對各種規模、各種性質的戰爭與非戰爭軍事行動,而且能合理統籌現役和預備役部隊、軍人與文職人員隊伍建設,並在組織、技術、作戰思想上全面超越對手。

  自二戰結束到越南戰爭,美軍重點圍繞打贏核戰爭來優化調整軍隊規模結構。軍隊規模由二戰時峰值的1200萬人大幅壓縮至1948年的144萬人,雖然朝鮮戰爭時曾一度擴充至360萬人,但此後長期保持在210萬人左右。其間,美軍大幅壓縮陸、海軍數量,陸軍航空隊脫離陸軍建制,組建獨立軍種空軍,並得到優先發展;大力發展導彈核武器,組建陸軍導彈部隊、海軍核潛艇部隊和戰略空軍,陸軍師由“三團制”改為適應核戰爭需要的“五群制”。

  從越南戰爭到冷戰結束,為適應“靈活反應戰略”需要,美軍特別注重均衡發展常規力量與核力量。為走出越戰時期“大仗不敢打,小仗打不了”的窘境,美軍從重空、輕海、減陸轉向三軍協調發展。重新重視發展陸軍,適度增加陸軍數量;戰術空軍併入陸軍,陸軍分成重裝部隊和輕裝部隊,輕裝部隊中建立專門的快速反應部隊;將陸軍“五群制”師改為機動性更強、既能打核戰爭又能打常規戰爭的“三旅制”師;同時組建了特種部隊。

  冷戰結束至今,特別是近年來為應對更加複雜的“混合威脅”,美提出“一體化軍事戰略”和“全球一體化作戰”概念,並以此為牽引,優化部隊結構,加強部隊質量建設。強化海、空軍和特種部隊,削減地面部隊;提出“2020年聯合部隊”構想;適度裁減陸、海、空軍一般部隊,重點發展太空、網絡、特種作戰等新型作戰力量;以構建C4ISR系統為基礎,實行部隊結構模塊化,增強軍隊聯合程度。目前,受國際環境變化和預算削減壓力影響,美軍瞄準未來戰爭形態,着力打造一支規模更小、戰備水平和現代化程度更高、執行任務能力更強的軍事力量。

   1 2 3 下一頁  

【糾錯】 [責任編輯: 韓松豫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1161285129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