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 原 旅 游
名 勝 古 跡
成吉思汗陵園 大召
塞外名寺五當召 白塔
遼代大明塔 昭君墓
黑城遺址 五塔寺
旅 游 錦 囊 手 冊
暑期旅游購物防"老鄉"陷阱
旅途中的自我急救
選擇野營地點七項注意
關節扭挫傷處理辦法
旅游景點五大“貓膩”揭秘
野外旅游如何應付意外事故
自駕車旅游裝備指引
旅游攝影常識
旅行中長途車乘坐常識
更多……
民 族 風 採
蒙古族 達斡爾族
鄂溫克族 鄂倫春族
  名 勝 古 跡
  • 五 塔 寺
  •   五塔寺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的舊城東南部。五塔又名金剛座舍利寶塔,蒙語名為“塔奔斯普日嘎”。五塔高16.5米,五個方形小塔端座於高大的塔身之上,塔體從上到下共雕刻有1000多尊佛像,故又稱“千佛塔”。我國僅有北京真覺寺的五塔同它的造型相似,就建築藝術而言,呼和浩特的五塔更為精美。

      五塔是一個在金剛寶座上建有5個玲瓏小塔的建築,所以稱為“五塔”。五塔造型勻稱,比例適中 ,線條和諧,莊嚴優美。下部叫金剛座,承托在一個以蓮瓣裝飾起來的須彌座上。金剛座共7層,第一層上有蒙、藏、梵(古代印度的一種文字)3種文字刻寫的《金剛經》;上邊各層壁上有鎏金佛像,共1000多龕,各龕佛像同中有異,神態怡然,南面門上嵌有用蒙古、藏、漢3種文字書寫的“金剛座舍利寶塔”漢白玉匾額。金剛座上部為5個方形寶塔,中央一塔7層,高6.62米,塔座四週用浮雕裝飾起來,四隅之塔5層。塔北的照壁上有3幅刻石。其中一幅是用蒙文標寫的各種天文學名稱的天文圖,為迄今國內發現的唯一用少數民族文字標寫的天文圖,天文圖直徑144.5厘米,天球圓面以北天極為圓心,畫出二十八宿赤經位置的經線,還有五個同心圓,由裏向外為天北極圈、夏至圈、天赤道圈、冬至圈、天南極圈。與天赤道相交的另一個雙線圈&&黃道。全圖刻恒星約270座,星數1550多顆。天球外面有四層同心圓:最外層刻十二宮和十二肖名稱;第二層刻二十四節氣名稱;第三層外側為黃道周天度數,內側為赤道周天度;最裏層刻二十八宿名稱。是研究中國清代天文學史的重要實物資料,是一件珍貴的重點文物。 

      五塔原為喇嘛召廟慈燈寺內的一座重要建築,建於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後來慈燈寺敗落,寺宇塌毀,唯遺五塔巍然獨立。因五塔凌雲挺秀,很遠處都能望見,讓人們認為塔下仍存一寺,因此數百年來由五塔苦撐着寺的門面,後來人們就稱五塔為“五塔寺”。1977年國家撥專款對五塔進行修葺,開始建立資料檔案。1982年成立五塔文物保管所,樹立了保護標誌。1988年1月13日國務院公布五塔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新華社簡介 | 關於我們 | 網站導航 | &&方式 |
    版權聲明: 本網站所刊登的新華社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
    均為新華通訊社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XINHUA NEWS AG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