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戰旗美如畫——8位閱兵擎旗手講述戰旗背後的故事
  • 別眨眼!聯合軍樂團帥氣變裝
  • 新閱兵·新樂章丨聯合軍樂團排練震撼畫面來了!
  • 新閱兵·新樂章丨最大規模軍樂團,即將亮相九三閱兵!
  • 九三閱兵倒計時丨颯!直擊中國女民兵風采
  • 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準備工作進展順利
重訪抗戰地標丨江蘇劉老莊·松柏無言守忠魂

重訪抗戰地標丨江蘇劉老莊·松柏無言守忠魂

“八十二勇士同壕而戰,同日殉國,同穴而葬,同旗映耀,無一茍且。生為猛士,死亦英雄……”八十二勇士是誰?他們是怎樣一個群體,又懷着怎樣的信念同日殉國?新華網“重訪抗戰地標”大型行進式融媒體系列報道帶您一起走進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劉老莊鎮,走近那段不能忘卻的歷史。

重訪抗戰地標丨湖北宜城·我以我血薦軒轅

重訪抗戰地標丨湖北宜城·我以我血薦軒轅

他是長城抗戰的英雄,為何曾被罵成漢奸?他是指揮千軍萬馬的將軍,為何總將“死”字挂在嘴邊?重訪抗戰地標,這一站我們來到湖北襄陽宜城。在這片被鮮血浸染的鄂西北山川,我們一起來探尋張自忠將軍做出生死抉擇的背後答案。

重訪抗戰地標丨魯南·鐵道上的“抗日尖刀”

重訪抗戰地標丨魯南·鐵道上的“抗日尖刀”

在山東,有一群被日軍驚呼“飛虎從天而降”的神兵。80多年前,這群“飛檐走壁”戰士在這裡神出鬼沒——夜襲洋行殺特務、潛入敵營殺鬼子……打得敵人措手不及。本期新華網“重訪抗戰地標”大型行進式融媒體系列報道帶您一起走進魯南鐵道遊擊隊,共同感受那段傳奇的歷史。

重訪抗戰地標丨沂蒙山·鑄就銅墻鐵壁

重訪抗戰地標丨沂蒙山·鑄就銅墻鐵壁

“紅嫂”是怎樣一個群體?一個小村莊為什麼被譽為“中華抗日第一村”?大年初一第一碗餃子敬先烈的年俗從何而來?新華網“重訪抗戰地標”大型行進式融媒體系列報道帶您一起走進山東省臨沂市,走近那段不能忘卻的歷史。

重訪抗戰地標丨上海·“八百壯士”守四行

重訪抗戰地標丨上海·“八百壯士”守四行

這是一場“誓與陣地共存亡”的浴血之戰!1937年10月,中國軍隊“八百壯士”孤軍奮戰,堅守四行倉庫,掩護主力部隊撤退,用血肉之軀向世界發出吶喊:中國不會亡!“重訪抗戰地標”節目組來到上海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尋訪英雄血戰強敵的傳奇。

重訪抗戰地標丨白洋淀·“水上奇兵”雁翎隊

重訪抗戰地標丨白洋淀·“水上奇兵”雁翎隊

80多年前,一群頭頂荷葉、腳踏扁舟的漁民獵戶,在白洋淀創下了一個又一個水上奇襲侵華日軍的神話,他們就是大名鼎鼎的雁翎隊。“重訪抗戰地標”本期走進河北雄安新區安新縣,一起聽聽水上奇兵的故事。

重訪抗戰地標丨黃土嶺·神炮伏擊震寇膽

重訪抗戰地標丨黃土嶺·神炮伏擊震寇膽

抗戰期間八路軍擊斃的職務最高的日本將領是誰?態度前後截然相反的兩封信件,如何讓日軍狠狠打了自己的臉?“重訪抗戰地標”節目本期走進當年的戰場,重溫大快人心的黃土嶺戰鬥。

重訪抗戰地標丨地道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

重訪抗戰地標丨地道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

河北冉莊是個普通的華北小村莊,麥子已經收割,玉米拔節生長,一派祥和之氣。可誰能想到,在這看似平常的村子下面,竟藏着一條“地下長城”。日軍縱有千軍萬馬,也只得困入這“地下迷宮”,成為甕中之鱉!

重訪抗戰地標丨寶塔山下·勝利的指引

重訪抗戰地標丨寶塔山下·勝利的指引

最近,不少人在讀一本寫於87年前的著作——《論持久戰》。他們説“熬不下去時,讀一讀《論持久戰》”“重讀《論持久戰》最大的感觸是在困難時可以看到光明”……大家究竟從中讀到了什麼?新華網“重訪抗戰地標”大型行進式融媒體系列報道帶您一起走進陜西省延安市,走近那段不同尋常的歷史。

重訪抗戰地標丨南泥灣·自己動手 豐衣足食

重訪抗戰地標丨南泥灣·自己動手 豐衣足食

“困難並不是不可征服的怪物,大家動手征服它,它就低頭了。大家自力更生,吃的、穿的、用的都有了。目前我們沒有外援,假定將來有了外援,也還是要以自力更生為主……”毛澤東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説了這樣一段話?對現在的我們有何啟示?

重訪抗戰地標丨太行山上·總部的紅星楊

重訪抗戰地標丨太行山上·總部的紅星楊

抗日戰爭期間,一個14萬人的縣城,9萬多人參加了各種抗日救亡組織,1.46萬人參加八路軍;一個只有59萬畝土地的縣城,為八路軍捐獻糧食達240余萬石……新華網“重訪抗戰地標”大型行進式融媒體系列報道帶您一起走進山西省武鄉縣,走近那段不能忘卻的歷史。

重訪抗戰地標 | 平型關·威名天下揚

重訪抗戰地標 | 平型關·威名天下揚

什麼樣的戰鬥,被寫進了《八路軍軍歌》裏?什麼樣的隊伍,出師抗日便首戰大捷?在這背後又有多少振奮人心的事跡?新華網“重訪抗戰地標”大型行進式融媒體系列報道帶您一起走進山西省靈丘縣平型關,走近那段不能忘卻的歷史。

重訪抗戰地標 | 英雄左權·家書抵萬金

重訪抗戰地標 | 英雄左權·家書抵萬金

是誰的名字留在了許多人的身份證上?是誰在給妻子的最後一封信中流露出“唸唸、唸唸”的深情?是誰在給母親的信中寫下“我犧牲了一切幸福,來為我的事業而奮鬥”的誓言?新華網“重訪抗戰地標”大型行進式融媒體系列報道帶您一起走進山西省左權縣,走近那段不能忘卻的歷史。

重訪抗戰地標丨英雄之城·不能忘卻的紀念

重訪抗戰地標丨英雄之城·不能忘卻的紀念

89年前的8月2日,哈爾濱珠河縣,一位身負重傷的巾幗英雄被日寇殺害。犧牲時,她還不滿31歲......戰鬥中,她是英勇果敢的女政委,赴刑時,她寫下紙短情長的誡子書。

重訪抗戰地標丨白山黑水間·不屈的脊梁

重訪抗戰地標丨白山黑水間·不屈的脊梁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新華網推出大型行進式融媒體報道“重訪抗戰地標”,第一站走進吉林,走進東北抗日聯軍誕生與成長的土地。

第十五站
第十四站
第十三站
第十二站
第十一站
第十站
第九站
第八站
第七站
第六站
第五站
第四站
第三站
第二站
第一站
國社之鏡·世紀光影之人民必勝

國社之鏡·世紀光影之人民必勝

由新華通訊社主辦的“國社之鏡·世紀光影之人民必勝”藝術展26日在北京國家金融信息大廈開展。展覽共分為五個篇章,以中國戰場為主視角,通過140余張珍貴歷史照片、抗戰文物和十余件著名藝術家的繪畫及雕塑作品,鋪展出一幅氣壯山河的抗戰全景圖。[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