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五口之家“以武傳家” 共築中匈文化紐帶-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24 23:32:57
來源:新華網

匈牙利五口之家“以武傳家” 共築中匈文化紐帶

字體:

  新華社布達佩斯11月24日電(記者周欣、陳浩)場上各自為戰,場下親情互動,日前在布達佩斯周邊小鎮福特進行的匈牙利武術錦標賽的賽場上,阿魯秋尼揚一家五口引人注目。

  這一家人可謂“群星閃耀”——世界冠軍、歐洲賽事獎牌得主、全國冠軍和教練員齊聚一堂,他們以武術為共同語言,憑藉專注和堅持,成為武術在匈牙利落地生根、茁壯成長的一個縮影。

  “我們這一家,為武術而生。”爸爸亞歷克斯説。

  11月22日,瑪利亞·阿魯秋尼揚 (後左)和三個女兒在2025年匈牙利武術錦標賽上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新華社記者 陳浩 攝

  母親:因孩子而踏入功夫世界

  媽媽瑪利亞和三個女兒在三個不同場地,參加不同項目、不同組別的比賽,為了配合新華社記者採訪,瑪利亞在結束了自己的一個單項比賽後滿場“抓娃娃”找女兒,爸爸亞歷克斯是散打教練員,隨時守在場邊指導隊員作戰,沒法一家人同框接受採訪。

  瑪利亞介紹説,自己2019年才接觸武術,比女兒們整整晚了半年。她的初衷只是想多陪陪孩子,記錄她們的成長時刻。

  沒想到,六年來,瑪利亞迅速成長為匈牙利最具實力的武術運動員之一,斬獲11項匈牙利全國冠軍、4項歐洲冠軍,並在2023年中國峨眉山舉行的世界傳統武術錦標賽上獲得一枚銀牌。因為表現搶眼,她還入職匈牙利武術聯合會,成為國際事務協調員。

  “我的兩個大女兒2018年開始練功,我比她們晚半年才加入。我和孩子們沒有溝通障礙,武術就是我們的共同語言。我們一起訓練,一起比賽,一起成長。”和三個女兒站在一起的瑪利亞顯得無比驕傲自豪。

  對於自己半路習武的經歷,瑪利亞説:“我想讓大家看到,無論年齡、背景還是家庭狀況,都不應該停下追求健康與活力的腳步。”

  瑪利亞參加2025年匈牙利武術錦標賽。新華社記者 陳浩 攝

 三個女兒:皆是冠軍

  9歲的阿傑萊穿着藍色傳統武術服,頭上編着媽媽的傑作“排骨辮”,忽閃着大眼睛告訴記者:“我2歲時就被媽媽帶去了訓練館,我在墊子上爬來爬去看母親和姐姐訓練。3歲時,我好像突然就什麼都會了。”這位小將4歲參賽,6歲就奪得生平第一個匈牙利全國冠軍。

  “我練功夫是因為媽媽練,爸爸和姐姐們也都在練,所以我也喜歡。但爸爸媽媽不是我的教練。”小小年紀已經獲得八次全國冠軍的阿傑萊説。

  13歲的奧蘿拉穿着黑色武術服,上面繡着粉色鳳凰,看起來很靦腆害羞,可她在2023年世界傳統武術錦標賽上霸氣十足,奪得徒手金牌和長兵器銅牌。“我練武術七年了,最喜歡的項目是棍術和徒手。我很喜歡傳統武術,很好玩,去中國參加比賽的經歷非常令人興奮。”

  小女兒阿傑萊參加2025年匈牙利武術錦標賽。新華社記者 陳浩 攝

  大女兒安娜-瑪利亞今年14歲,擁有12項全國冠軍、2枚歐洲賽事銀牌和1枚歐洲賽事銅牌。她在世界傳統武術錦標賽套路比賽中獲得第六名,是該組最年輕的參賽者。

  “我練了好幾年套路,最近一年半改練散打了。我真的很喜歡散打,因為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一切靠技術和反應。我以前害怕被擊中,現在不怕了。”看起來甜美的安娜-瑪利亞這樣説。她不時和父親並肩坐在散打場地邊,給自己體育協會的運動員擔任現場指導助理。

  父親:40年功夫人生

  孩子們的成績與父親亞歷克斯密不可分,他在12歲時就開始練習武術,刀術、棍術、八卦掌,後來轉戰散打,武術各個拳種樣樣涉獵,如今55歲還在為武術癡迷。

  “散打是一套規則體系,讓不同的功夫種類都能在公平的規則下較量,輸贏立判高下。”亞歷克斯這樣解釋散打和其他武術拳種的區別。

  亞歷克斯透露,數年前,夫妻二人賣掉家中兩套住房,買了一間健身房,改造成如今的“龍劍功夫與武術體育協會”,這成為了他們的孩子以及匈牙利不少習武青少年的“冠軍搖籃”。“武術就像一面篩子,只有堅持、尊重、韌性、真正熱愛的人才會留下。這也是我們一家人的動力。”亞歷克斯説。

  亞歷克斯在2025年匈牙利武術錦標賽上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新華社記者 陳浩 攝

  作為一名“文武雙全”的父親,擁有管理與商業博士學位的亞歷克斯知道如何和孩子們相處。“在我們家裏,如果混淆父母、教練和老師的角色,肯定會産生劇烈衝突,所以我們把它們分開了——我和瑪利亞不直接教導孩子武術,日常訓練就交給專業教練更好些。我們只是孩子們的父母。”亞歷克斯笑着説。

  超越獎牌的家庭力量

  對於阿魯秋尼揚一家,武術不僅是一項運動,更是一種生活方式,一條凝聚家庭、連接中匈文化的紐帶。

  “武術不僅是動作,它還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此外還有書法、茶道、價值觀、道德觀等。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匈牙利人了解武術的價值與魅力。”

  瑪利亞認為,武術是最適合全家一起參與的文化活動和運動之一,它能把不同年齡的人凝聚在一起,建立健康而牢固的關係。比賽這一天儘管雨雪交加,很多“武術家庭”依然全家出動,運動員在“親友團”的加油聲中展示自己;除了阿魯秋尼揚這一家,還有四個孩子習武上場比賽、父母家人做好拉拉隊和後勤保障的家庭……

  “我們的生活圍繞武術展開。它是我們的愛好、生活方式,也是我們觀察世界的方式。我們希望未來有更多匈牙利武術運動員走上歐洲和世界舞&,只要有更多支持,這是完全可能的。”亞歷克斯説。

  匈牙利武術聯合會主席沃爾高·伊什特萬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新華社記者 陳浩 攝

  匈牙利武術聯合會主席沃爾高·伊什特萬介紹,在其聯合會下有44個分支協會,約有兩萬餘人註冊在聯合會體系內進行常規訓練,還有更多人練習武術只為日常養生健身。

  “匈牙利是小國,但武術人口並不少,武術不僅是體育運動,更是打開中國文化的一扇門。”沃爾高指出,在比賽開幕式上的舞獅和古箏、琵琶等樂器表演就是中國文化的最好體現。

  “我們很高興看到匈牙利有阿魯秋尼揚這樣的武術之家,我們希望組織好匈牙利這個‘小家庭’,與中國和世界‘大家庭’有更多的溝通交流。”沃爾高説。

【糾錯】 【責任編輯:張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