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巴西貝倫11月19日電 專訪|中國是綠色技術創新的引領者——訪世界知識産權組織專家彼得·奧克森
新華社記者陳昊佺 吳昊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十次締約方大會(COP30)正在巴西貝倫舉行。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綠色技術&&(WIPO GREEN)綠色技術與研究經理彼得·奧克森在大會上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中國長期以來一直是綠色技術創新的引領者,為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作出了重要貢獻。
奧克森説,近年來全球南方國家涌現出大量綠色技術創新成果,為應對氣候變化提供了有力支持。其中相當一部分得益於南南合作,而中國的創新實踐正是其中的重要力量。“中國的創新充分展示了綠色技術如何在發展中國家因地制宜、有效落地。”
他説,一方面,中國在可再生能源和先進解決方案等多個綠色技術領域已長期保持領先,例如推動了太陽能電池板成本大幅下降,使其在全球範圍內更易獲取;另一方面,中國在綠色技術領域擁有強大的專利組合,這對於推動綠色技術走向全球市場至關重要,同時也有力證明了綠色創新本身具有良好的商業價值。
奧克森説,他曾多次到訪中國,給他印象最深的是街頭隨處可見的新能源汽車,不僅數量多,品牌也十分多元。“這正説明,中國很早就進入這一領域,培育出豐富的品牌體系,並切實推動了産業創新。”
他認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新車型、新技術以及更親民的價格,使全球各國都能受益。“中國正將多樣化的新能源汽車推向全球市場,其引領作用確實令人讚嘆。”
在奧克森看來,儘管當前仍有部分國家對綠色技術和可再生能源發展持保留態度,但中國在綠色創新和綠色技術領域已制定明確的發展戰略,並將在未來持續鞏固領先地位。
“這為中國進一步開發綠色技術並向全球推廣提供了寶貴機遇,也將為全球綠色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更大貢獻。”他説。
據介紹,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綠色技術&&由世界知識産權組織建立,該&&旨在幫助新技術所有者與尋求將綠色技術商業化或以其他方式傳播綠色技術的個人、企業建立&&,加快綠色技術的創新和傳播,推動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中國企業已累計向該&&提供1.2萬件綠色技術專利。
COP30於10日在巴西北部城市貝倫開幕,計劃持續至21日。大會聚焦多項重要氣候議題,呼籲全球攜手為應對氣候危機尋找共同解決方案,加速減少排放,增強氣候韌性,推動包容、公正的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