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巴西馬卡帕11月11日電 行走拉美手記|巴西馬卡帕:從亞馬孫門戶到中巴互利合作樞紐
新華社記者陳威華 趙焱 謝照
位於亞馬孫河西北部通道左岸的馬卡帕瀕臨大西洋,這裡是巴西阿馬帕州首府。由於赤道從這座城市穿過,馬卡帕也因此被稱為“世界中部之都”。站在高處眺望亞馬孫入海口,能看到遠方駛來的集裝箱貨輪。
馬卡帕源自印第安語,意為“有許多棕櫚果之地”,其地理位置被認為是亞馬孫門戶。馬卡帕所在的阿馬帕州地廣人稀,七成面積為熱帶雨林,擁有全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公園。阿馬帕州同時也是巴西重要的農業和礦産資源富集區,尤以盛産特色水果阿薩伊(巴西莓)而聞名。
長期以來,阿馬帕州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對落後。近年來,該州將馬卡帕及桑塔納港實現一體化發展、打造自貿區,與位於上游的亞馬孫州馬瑙斯自貿區形成呼應。大型集裝箱貨輪在桑塔納港靠岸後,貨物換用較小的貨輪運至馬瑙斯,向在馬瑙斯自貿區設廠的跨國企業供貨。而馬瑙斯企業所生産的各類商品也順流而下,在桑塔納港裝上大型貨輪,運往巴西其他地區以及世界各地。
今年上半年,廣東珠海—巴西桑塔納港直航航線開通,滿載家電零配件、有機化肥和新能源産品的“昌民號”貨輪從珠海高欄港區出發,經馬六甲海峽、好望角,駛向桑塔納港。這條連接中國粵港澳大灣區與巴西亞馬孫地區的海上新通道,能將航程縮短30天、綜合物流成本降低30%以上,成為中巴深化貿易互補、拓展新興市場的一條新紐帶。
生於馬卡帕的巴西參議長達維·阿爾科倫佈雷,對於家鄉與中國經貿往來的新動向倍感欣喜,“這條新航線的開通,將為巴西北部地區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進一步深化巴中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曾擔任過阿馬帕州州長的巴西一體化與區域發展部長瓦爾德斯·戈埃斯説:“此次通航實現了我們長期以來的期待,阿馬帕州優質的鐵礦石和農産品將通過這條新航線直達中國市場。這將極大促進當地就業和經濟發展,是互利共贏的合作典範。”
熟悉中巴經貿往來的人士指出,巴西農牧以及礦産品在中國粵港澳大灣區及西南地區需求旺盛,而珠三角的加工製造産品也深受巴西消費者青睞,雙方經濟互補性強。“珠海—巴西”直航航線將為珠江口西岸的有機化肥、家電出口提供更加穩定和高效的物流通道,進一步降低運輸成本,提升區域産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競爭力,同時也為巴西的鐵礦石、農牧産品等進入中國市場搭建更加便捷的橋梁。
這條新的直航航線成為阿馬帕州出口商的新期待。亞馬孫阿薩伊合作社主席阿米拉爾多·皮坎索説,合作社迫切期待開拓亞洲市場,“我們希望能夠與更多的貿易夥伴開展合作”。
長期關注阿馬帕州與中國經貿往來的巴中國際發展商會會長胡忠偉告訴記者,桑塔納港作為巴西北部地區重要的深水港口,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基礎設施條件。當地港務企業期待中資企業能夠前來投資,共同參與亞馬孫物流樞紐建設。
夕陽西下,馬卡帕亮起燈光,站在這裡,人們看到承載着互利共贏合作希望的貨輪來往穿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