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丨大埃及博物館將成為埃及旅游業升級的“催化劑”-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06 16:36:30
來源:新華網

通訊丨大埃及博物館將成為埃及旅游業升級的“催化劑”

字體:

  新華社開羅11月6日電 通訊|大埃及博物館將成為埃及旅游業升級的“催化劑”

  新華社記者張健 姚兵 董修竹

  11月4日,備受期待的大埃及博物館正式向公眾開放。記者一大早來到博物館,館內人頭攢動,既有慶祝國家成就的埃及民眾,也有慕名而來的海外游客。

  “開放首日參觀人數就達到了約1.8萬。”大埃及博物館館長艾哈邁德·古奈姆對媒體説,“我們的目標是每天接待1.5萬至2萬參觀者,預計每年接待游客700萬。”

  大埃及博物館地處首都開羅西南約5公里處的吉薩金字塔景區附近,佔地約50萬平方米,館藏文物超過10萬件,首次完整集中展示古埃及法老圖坦卡蒙的5992件隨葬品,此外還展出修復後的胡夫太陽船、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巨像等文物。

  從博物館正門進入,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矗立在大廳裏的拉美西斯二世巨像,它高達11米,是大埃及博物館最重要的藏品之一。進入展廳前先要經過“大樓梯”走廊,上面陳列着數十件古埃及法老時期的巨型雕像、石柱、石碑等各類雕刻作品。

  在寬敞氣派的圖坦卡蒙展廳,游客們欣賞着這位古埃及法老的寶座、戰車、盾牌、玩具、彩繪箱等珍貴文物。陳列在展廳中央的埃及“國寶”圖坦卡蒙黃金面具在燈光照射下綻放異彩,周邊圍滿拍照的游客,成為最受歡迎的“打卡點”。

  “這是第一次能在一個地方看到與圖坦卡蒙相關的全部文物,簡直太震撼了。”埃及游客穆罕穆德·納賽爾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

  長約43米、重約20噸的胡夫太陽船,出土於胡夫金字塔,距今已有4500多年歷史,是現存最為古老的大型木制文物之一。在寬闊明亮的展廳內,游客可以沿着盤旋向上的步梯從不同角度欣賞胡夫太陽船。

  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館融入現代化元素,為游客帶來沉浸式體驗。游客可以在展廳隔離出的放映廳觀看上世紀文物出土時的黑白影像,或坐在長椅上邊休息邊欣賞投影在墻上的古埃及壁畫,還可以在全息投影展區駐足欣賞古埃及生活場景再現。

  “大埃及博物館擁有如此豐富的藏品,真是太棒了……我得多花點時間才能全部看完。”美國游客溫迪·鮑爾斯説。

  由於1902年在開羅市中心建成的埃及博物館在空間和功能上不能滿足展覽需求,埃及政府於本世紀初在開羅西南約5公里處的吉薩金字塔景區附近興建大埃及博物館,後因資金、政治、疫情等挑戰,歷時20多年才建成開館。

  旅游業是埃及支柱産業,雖然近年來地區局勢緊張,但埃及旅游業仍保持較快增長。數據顯示,2024年埃及旅游收入達到153億美元,游客數量達到1570萬人次。埃及政府今年計劃吸引約1800萬游客。業內人士認為,大埃及博物館將成為埃及旅游業升級的“催化劑”,幫助吸引更多游客、增加游客支出、延長逗留時間。

  “大埃及博物館將改變埃及旅游業格局,促進文化旅游事業發展。我們不僅有眾多遺産,用何種方式展現也很重要。”古奈姆説,博物館緊鄰吉薩金字塔,兩者相輔相成,必將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上埃及文化旅游營銷委員會主席穆罕默德·奧斯曼&&,博物館已經收到許多游客諮詢,希望前往盧克索、阿斯旺等部分展品出土原址參觀,這樣“從開羅到埃及南部”的路線,讓大埃及博物館為地區發展帶來新機遇。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