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規模再創新高,展區設置與內容呈現更加豐富多元——細數進博之“首”-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05 08:15:19
來源:人民日報

展覽規模再創新高,展區設置與內容呈現更加豐富多元——細數進博之“首”

字體:

  11月5日,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拉開帷幕。從2018年首次搭建起全球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到首次設立“展商變投資商”專區、創新推出數字進博&&,助力全球企業精準對接中國市場,進博會始終秉持開放共贏的理念,不斷突破創新,持續為全球展商與觀眾帶來驚喜。

  本屆進博會展覽規模再創新高,展區設置與內容呈現更加豐富多元,新産品、新技術、新服務密集登場,助力中國大市場成為全球創新的試驗場、利潤場、應用場。

  首設最不發達國家專區,新面孔越來越多

  讓中國之需與世界之盼同頻共振,中國大市場的開放,有力度更有溫度。

  為擴大對最不發達國家的單邊開放,中國拿出了實實在在的誠意:本屆進博會首次為最不發達國家産品打造專區,來自最不發達國家的企業達163家,同比增長23.5%;不僅擴容非洲産品專區,支持非洲建交國用足用好相關關稅政策,還提供部分免費展位和展品留購稅收優惠,為來自最不發達國家的展商提供全方位支持。

  本屆進博會首次多議題舉辦全球南方分論壇,虹橋論壇也將首次圍繞“增強全球南方經濟韌性”和“全球南方農業可持續發展”展開研討,發布《世界開放報告2025》和最新世界開放指數,關注開放助力全球南方工業化進程。

  11月1日下午,在上海浦東陸家嘴老佛爺百貨,一家名為“溫暖駝”的毛絨玩偶店開業,品牌創始人伊莎貝爾·賽阿從秘魯趕來為新店助陣。她此行還有一個重要任務——赴進博之約。作為進博會的老朋友,伊莎貝爾·賽阿幾乎年年出現在進博會現場,她和中國合夥人馬玉霞通過進博會上的羊駝玩偶訂單,成功幫助秘魯200多個手藝人家庭脫貧致富。今年6月,她把這個溫暖的進博故事帶到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向全世界分享了中國助力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親身感悟。

  通過進博會&&,最不發達國家的企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上海埃啡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見證了埃塞俄比亞咖啡的進博成長記:從最初每年進口一至兩個貨櫃,到如今每年貨櫃超100個、重量超2000噸,一顆顆來自非洲的“希望豆”在中國中高端市場站穩腳跟。

  同樣被激活的還有孟加拉國的黃麻産業。作為孟加拉國經濟支柱之一,黃麻産品借助進博會,從傳統的麻袋加工,升級為地毯、手包、家居裝飾等高附加值産品。孟加拉國企業達達公司通過連續參展,從一個只有10人的小微企業,發展成為擁有2000多名員工的知名企業,訂單年增量超20%。

  贊比亞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盧安比亞説:“進博會有助於推動非洲國家發展,對最不發達國家來説,能夠進入全球市場、參與國際貿易意義重大。”印度尼西亞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努魯爾·索菲亞説:“期待與中國共同實現經濟增長。”這些真誠聲音,是對進博會作為國際公共産品價值的高度肯定。

  越來越多的進博故事向世界表明,開放的中國市場充滿平等包容、互利共贏的發展機遇。每一個參與者,無論國家的經濟體量大小、無論相隔的物理距離遠近,都能共享發展紅利。

  首設“魅力友城”專區,朋友圈越擴越大

  本屆進博會創新打造國際友城聯展,新增了“魅力友城”專區。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副局長吳政平介紹,第八屆進博會國家展共有67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加,參展方將通過特色鮮明的展&設計與豐富新穎的展示形式,呈現有關國家發展水平高、合作潛力大的行業和領域,彰顯各自文化的獨特魅力。

  同時,本屆進博會擴大了與國外省州市的合作,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市等將首次入駐。新增國內外友好城市合作題材,打造特色聯合展&,為中外友城搭建全方位展示&&,進一步拓寬中外合作與文明互鑒的橋梁。

  帕林卡水果烈酒散發着水果芬芳,辣椒粉和蜂蜜帶來當地廚房風味,再搭配李斯特鋼琴曲與裴多菲詩篇,充滿異域風情……這是山東德州與友好城市匈牙利皇宮堡市攜手在進博會上打造的沉浸式文化體驗空間。

  除了國際城市“會客廳”,進博會上還將集中展現“中華老字號”、非物質文化遺産以及多地人文經貿、産業發展、風土人情等情況,進博會進一步成為各省份對外展示宣傳及拓展經貿合作的窗口。

  進博優品薈展區中,《清明上河圖》磚雕、山西應縣木塔原真模型等展品,盡顯中華傳統工藝之美;進博美食薈讓觀眾在舌尖上環游世界,納入貴州脆哨、蘭州牛肉麵、柳州螺螄粉等地方名吃;進博文藝薈活動中,不同國家的特色節目同&亮相……友城是促進文明互鑒、推動互利合作的重要紐帶,友城合作也為進博會不斷升級夯實基礎。在進博會上,將有更多友城故事被聽見、城市魅力被發現。

  首發首秀持續上新,新場景呼應新消費理念

  全球首發的家庭陪伴機器人,為老年人提供情感陪伴、安全監護;全球首發的小直徑可控擴張血管支架、新款制藥專用X光機、人工智能助聽器等首秀新産品,為相關領域帶來新選擇……吳政平介紹,本屆進博會在展區策劃上,更加注重前沿引領,設置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汽車及智慧出行、技術裝備、消費品、農食産品、服務貿易六大展區和創新孵化專區;同時積極呼應冰雪經濟、銀發經濟等消費理念,創新打造進博體育公園、國際汽車文化展示區等亮點板塊。

  格潤安在進博會首次以新西蘭主題裝點主展&,並在進博會文創館鋪設第二展&。這家企業主打使用綠色環保原料製作的牙膏、牙刷等創新型口腔護理産品,於首屆進博會舉辦的2018年才進入中國市場,憑着持續創新站穩中國市場。

  越來越多像格潤安這樣的企業,在進博會捕捉到中國消費市場的新動向,並通過設置相關主題展區、舉辦推介活動,集中展示契合新消費理念的新場景。

  首發首秀增加消費新供給。在上海靜安區張園,靜安置業副總經理孫菲介紹,依託專用型保稅倉庫的運營服務&&,可將第八屆進博會展廳內的部分珠寶展品,“搬到”張園專用型保稅倉進行延展,讓更多消費者能通過進博會“第二現場”品鑒或選購全球精品。

  除了進博會的舉辦城市上海,各地也將發動當地的國貨潮品、老字號企業加大新品首發力度。北京將舉辦全球首發節,推出國潮産品和智能科技首發站;重慶舉辦國際時尚周,將首發數十種桑蠶絲産品,展現精湛的傳統技藝和前沿的絲綢科技……一個個優質供給,銜接並激發國內新需求,從進博會現場走向全國市場,為壯大消費新增長點提供了強大動能。

  首設“跨境電商優選&&”,展品流量變“留量”

  今年首次設立的“跨境電商優選&&”及“跨境電商服務區”,讓進博會的新老朋友們眼前一亮。做實細分領域重要採購商選品會,為電商&&、新零售渠道商等打造專場活動,依託數字進博&&實現智能匹配,助力境外展品精準對接中國市場。

  湖南雨非産業投資有限公司此次與13家非洲中小企業帶來140餘款非洲特色商品亮相進博會。公司董事長楊翼介紹,過去,海外一些中小企業品牌雖手握“隱形冠軍”産品或獨具特色的“小而美”商品,卻常因市場信息不對稱、渠道建設成本高、合規流程複雜而徘徊在中國市場外。

  捕捉到這一痛點,進博會創新性打造跨境電商優選&&。該&&是由國內主流電商&&、大型供應鏈企業、綜合服務商共同構建的聯合服務樞紐,提供從市場准入諮詢、數字營銷、跨境物流到渠道落地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來自埃及的果醬、突尼斯的橄欖油、敘利亞的手工皂品……借助進博會,天貓國際&&引進了許多小眾産地品牌。這些各具特色的商品背後,是一個個渴望分享中國發展機遇的中小企業。

  引入新流量,關鍵在於轉化為可持續發展的“留量”。優選&&不僅促成現場訂單,更致力於構建長期合作機制。許多國內採購商帶來了覆蓋産品設計、品牌定位、營銷策略的全套本土化方案,幫助海外品牌真正扎根中國。

  天貓國際相關負責人黃祎茜介紹,針對中小規模的優質新品牌,天貓國際推出共享保證金措施,為這些品牌旗艦店保證金減免50%,降低海外品牌的入駐門檻和運營成本。通過制度型開放和商業模式創新,中國正不斷打破跨境貿易的壁壘,為全球中小企業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

  “中國有4億以上中等收入群體,消費升級趨勢明顯,全球優質商品和服務都能共享中國大市場。”上海財經大學中國式現代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員、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勞幗齡説,通過跨境電商優選&&及跨境電商服務區,更多中小企業有機會參與到全球價值鏈中,分享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的紅利,這是對中國機遇最直接的詮釋。

  從走進來到賣出去,從試一試到紮下根,進博會跨境電商優選&&為全球中小企業涌入中國藍海開闢了新的航道。一個更加開放的中國,正以其巨大的市場優勢和創新實踐,與世界各國企業,特別是充滿活力的中小企業一道,共享機遇、共同發展。(記者 吳焰 黃曉慧 崔寅)

【糾錯】 【責任編輯:吳京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