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在貝爾格萊德國際書展品讀中國-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04 18:17:43
來源:新華網

通訊|在貝爾格萊德國際書展品讀中國

字體:

  新華社貝爾格萊德11月4日電 通訊|在貝爾格萊德國際書展品讀中國

  新華社記者張璇

  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已進入深秋,落葉鋪地,陽光散射於薩瓦河泛起金波……在剛剛閉幕的貝爾格萊德國際書展期間,中小學生、青年人、牽着孩童的年輕夫妻、老年人,從四面八方匯聚在貝爾格萊德會展中心,共赴一場一年一屆的國際閱讀盛會。

  10月26日,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人們在貝爾格萊德國際書展上參觀“我在塞爾維亞閱讀中國”圖書專區。新華社發(王韡攝)

  貝爾格萊德國際書展創辦於1956年,至今已舉辦68屆。今年書展於10月25日至11月2日舉行,吸引了百餘國際參展商,展示多種語言出版的著作、圖冊、小説、漫畫和教輔材料等。

  書展期間,中國駐塞爾維亞大使館和契戈亞出版社共同設立“我在塞爾維亞閱讀中國”圖書專區,展出自4月以來向中塞讀者徵集的百餘種塞語涉華書籍。使館介紹説,這是近年來塞語涉華出版物的首次集中亮相。

  在活動現場,記者遇到了塞爾維亞讀者德揚·斯坦科維奇和他10歲的兒子伊利亞。伊利亞在當地書店的兒童讀物中發現了塞語版中國小説《草房子》。“這本書很長,我花了不少時間閱讀。”伊利亞説,書中描寫的中國鄉村孩子的日常生活令他覺得非常有趣。

  契戈亞出版社執行董事內娃·薩拉維亞説:“塞爾維亞與中國在出版領域的合作已持續數十年,成為兩國之間重要的文化橋梁。在過去四五十年間,雙方在文學、文化、歷史與哲學等領域共出版了200多種書籍。”

  塞信息技術公司出版部門編輯斯拉沃柳布·卡查雷維奇告訴記者,他們此次展出了與中國合作出版的書籍。“隨着中塞兩國經濟合作的不斷增長,以及塞公眾對中國興趣的提升,現在正是建立兩國圖書和雜誌交流合作機制的好時機。”

  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宏在書展期間&&,他期待未來能在塞爾維亞看到更多來自中國的優秀作品。“希望與塞同行在版權貿易、合作出版、數字發行、文化交流等領域,探索更多深入的合作。”

  語言文化學校“中國一角”校長王冠雄在塞深耕中文教育與文化傳播已12年。她發現,塞爾維亞人對中國語言文化有濃厚的興趣。

  10月26日,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小朋友在貝爾格萊德國際書展的“我在塞爾維亞閱讀中國”圖書專區體驗中國文化。新華社發(王韡攝)

  “有的讀者喜歡中醫,有的讀者對古代政治與兵法感興趣,比如《孫子兵法》,還有很多人喜歡老子、孔子的哲學思想。這些作品在國際上知名度很高,大多已有塞語或英文譯本。”

  薩拉維亞説:“中國五千多年的連續文明發展、其深厚的思想傳統與神秘的文化氣質,都令塞爾維亞讀者深深着迷,因為它與西方文化範式迥然不同。”她十分認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伊沃·安德里奇的觀點,即中國文明對西方世界來説仍然是“陌生的、值得理解的”,應促進“文化的相遇”,即東西方文明之間的對話。

  “如今,我們正親眼見證這種‘文化對話’的具體實現:塞爾維亞與中國文化之間的交流愈發活躍、深入。”薩拉維亞説。

  斯坦科維奇説,他對中國正在發生的事情很好奇,“城市看起來令人驚嘆,到處是電動汽車、高科技産品、機器人……”。他期待能在塞語出版物中讀到更多中國的最新面貌。

  10月26日,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人們在貝爾格萊德國際書展上參觀。新華社發(王韡攝)

【糾錯】 【責任編輯:谷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