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鮮報丨賦能“流動中國”!10項移民管理創新舉措發布-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03 20:54:21
來源:新華網

新華鮮報丨賦能“流動中國”!10項移民管理創新舉措發布

字體:

  “刷臉”秒過閘、換證“指尖辦”、探親“全國通”……國家移民管理局11月3日發布公告,決定實施支持擴大開放服務高質量發展10項創新舉措。

  從跨境出行到口岸通關,從人才流動到要素互通,新舉措條條乾貨為“流動中國”注入新動能。

  “快”與“便”:新舉措的民生溫度——

  “全程不到20秒,盡顯便捷高效!”10月31日,橫琴口岸,智能快捷通道壓力測試現場,通關效率讓參試者連連讚嘆。

  11月5日起,上海虹橋、廈門高崎等12個口岸將應用“刷臉”智能通關,符合條件的內地、港澳、台灣居民經同意採集信息用於&&境邊防檢查核驗後,均可使用智能通道快速通行。

  便利不止於此。內地居民換發補發出境證件“全程網辦”試點城市新增30個,總數達50個。指尖輕點,證件到家,群眾“少跑腿”成為新常態。太原是新一批試點城市之一,市民車姝含十分期待即將上線的辦證新體驗:“以前換發證件要專門請假跑服務大廳,現在在家就能辦妥。這不僅是技術賦能的結果,更是政府部門服務理念的提升。”

  擴大往來港澳人才簽注政策試點實施範圍,在長三角、京津冀地區全域,以及全國所有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的符合條件人才,今後可辦理1至5年多次港澳人才簽注,每次停留不超過30天。這意味着,這些人才跨境往來將告別“頻繁續簽”的煩惱。

  “通”與“融”:開放中的發展動能——

  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這裡的科研人員可申辦3年多次有效港澳人才簽注,新興、初創企業首年度免納稅額辦理往來港澳商務備案,皇崗、福田口岸還設置合作區專用通道。

  “這些舉措直指創新要素跨境流動的堵點,讓人才、物資、技術更自由穿梭,助力合作區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試驗田’。”深圳量子精密測量研究所所長劉駿秋説。

  24小時直接過境免辦查驗手續口岸再擴容。天津濱海、昆明長水、南京祿口等10個機場新增為24小時直接過境免辦&&境邊防檢查查驗手續口岸。

  南京空港口岸專門研發配備了直接過境旅客信息採集系統,“確保以最優的服務、最好的條件落地落實便利政策。”江蘇邊檢總站邊防檢查處處長陳祥雲説。

  240小時過境免簽口岸再增加。新增廣東省5個毗鄰港澳口岸為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入境口岸,適用240小時過境免簽的入境口岸總數由60個增加至65個,吸引更多國際客商“游中國”。

  “親”與“情”:往來間的融合畫卷——

  大陸居民赴&探親實現“全國通辦”,打破戶籍限制;持港澳探親簽注的內地居民,還可在港澳就地續辦,省去折返奔波……“説走就走”的探親之旅更加順暢。

  對台胞而言,可簽發一次有效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口岸增至100個的消息令人振奮。“這是兩岸民間交流的大利好。”在北京靜理律師事務所工作的台胞律師沈傑感慨,“落地辦證口岸的增加,十分便利首次到訪大陸或渴望來大陸旅游的台胞。”

  小小的“外國人入境卡”,也迎來數字化變革,“China Travel”更便捷了。11月20日起,通過“移民局12367”App和微信(支付寶)小程序、手機端掃入境卡填報碼等渠道,外國友人可提前完成信息填報,感受數字中國的開放效率。

  創新舉措“組合拳”,不僅是通關便利的升級,更是中國堅定敞開大門、深度融入世界的生動實踐。國家移民管理局相關負責人&&,10項措施是國家移民管理局支持擴大開放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創新舉措。下一步,將繼續深化移民管理服務改革創新,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貢獻更大力量。

  往來便捷再提速,創新活力更奔涌,“流動中國”的壯麗畫卷正在神州大地徐徐鋪展。

  策劃:陳芳

  記者:任沁沁、熊豐

  統籌:王敏、楊維漢、楊進欣

  新華社國內部出品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