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11月1日電 題:來進博會感受健康新方向、市場新活力
新華社記者龔雯、周蕊
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於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舉辦。在六大企業商業展中,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再次成為全球醫療行業前沿成果、新品發布的“秀場”。多年來,隨着一批又一批健康好物的“上新”,不僅體現了“中國速度”,也折射了“中國溫度”,全力守護生命健康。
創新産品層出不窮,滿足更多健康需求。
今年,西門子醫療的展覽面積將創公司歷年參展進博會之最,達到1000平方米。作為“進博全勤生”,西門子醫療帶來的是在亞洲首發首展的極速能譜血管造影系統ARTIS icono ceiling Xpand,能在2.5秒內清晰捕捉以往難以發現的微小腫瘤,幫助醫生以亞毫米級超高精度完成微創治療,同時融入了多項AI技術,為肝癌、肺癌患者提供精細化治療。
在美敦力展區,將有一款輕薄小巧的産品,它能夠“傾聽身體發出的聲音”,感知不同動作下脊髓生物信號的變化並實時自動調整刺激,予以慢性疼痛患者持續的治療。
除了醫療器械,新藥也是每年備受關注的熱點。今年,諾華將攜近20款覆蓋心血管、腎臟及代謝,腫瘤,免疫,神經科學四大核心治療領域的創新産品亮相,同時設置了沉浸式互動體驗,觀眾可戴上空間計算顯示設備“穿越”至微觀世界,以第一視角觀察創新藥物在人體內的旅程。此外,禮來在展示一系列創新項目外,針對“人口老齡化”與“肥胖問題”等公共衞生挑戰,打造了“記憶咖啡館”與“身體抵抗解碼展”兩個互動專區,提升公眾對阿爾茨海默病與肥胖的科學認知。
“展品變商品”加速落地。
在第六屆進博會首秀的AVEIR™ DR雙腔植入式無導線心臟起搏系統,今年在中國獲批上市並已在全國多家醫院完成植入手術,讓更多患者受益。
幫助患者植入該産品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潘文麒介紹説,心臟起搏器是救治嚴重緩慢性心律失常的一種有效方式,和傳統起搏器相比,該産品不僅能實現心房和心室間的同步通信,模擬心臟自然活動確保精確起搏,而且可避免由囊袋産生的感染風險和導線磨損帶來的斷裂風險等。
越來越多的企業見證着自家的“展品變商品”。“進博會是我們首發創新成果、洞察本土需求、深化合作共贏的關鍵&&。”德國制藥企業勃林格殷格翰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皓廷感慨道,得益於中國新藥審評審批加速和公司實施的“中國關鍵”戰略,去年進博會上展示的肺癌創新藥“聖赫途”今年夏天已在中國和美國實現同步獲批。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助力創新藥落地“最後一公里”,作為創新藥院外市場綜合服務商的上藥雲健康,在展會外通過“專業藥房+數智化患者服務&&+支付創新”的融合,保障從“藥品交付”到“健康管理”,幫助患者買得到、用得好。
從參展商變投資商,擴大“朋友圈”。
2025年3月,醫科達實現全線産品本土化生産;5月8日,羅氏制藥中國宣布投資20.4億元人民幣,用於在上海新建生物制藥生産基地;10月25日,美敦力在華首個數字化醫療創新基地在北京國際醫藥創新公園落地……
羅氏制藥中國總裁邊欣&&,作為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與全球創新成果共享&&,進博會為深耕中國的外資企業搭建了不可替代的戰略舞&。中國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與創新生態,為外資企業提供了扎根生長的沃土。公司將繼續在華加碼投資、深化布局,攜手生態夥伴共同推動醫療健康領域的協同創新。
美敦力中國基金管理合夥人王靖華説,公司不僅關注本土價值鏈發展,還注重本土創新挖掘。美敦力中國基金已投資了10余家醫療科技初創企業,近期戰略參股心寰科技,期待未來雙方在心腔內超聲等領域開展多層次的戰略合作,將優質的醫療解決方案帶給中國乃至全球。
“我們深切感受到中國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過去3年,在進博會上累計達成20多項合作。”吉利德科學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金方千説,期待借助進博會這一擴大“朋友圈”的重要&&,與中國“十五五”新征程同頻共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