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推動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的堅實力量-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30 19:55:36
來源:新華網

中國是推動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的堅實力量

字體:

  國際問題觀察員 鄭韜

  亞太地區是不同文明交匯融合之地,見證了各國各民族彼此包容、交流互鑒、共同繁榮的歷史。過去幾十年,亞太經合組織為亞太地區實現大發展、大繁榮、大融通發揮積極作用,助推亞太成為全球經濟最具活力板塊和主要增長引擎。

  數據顯示,30多年來,地區人均收入翻了兩番有餘,10億人口成功脫貧,當前亞太地區經濟在全球佔比超六成,貿易佔比近一半,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0%。亞太經合組織已發展成為亞太地區層級最高、領域最廣、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合作機制和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

  當前,國際形勢變亂交織,世界經濟增長乏力,亞太合作面臨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抬頭等多重挑戰。個別國家從地緣政治競爭出發,妄圖擾亂甚至拆解亞太地區長期形成的産業鏈供應鏈,意圖將亞太地區變成維護霸權的角鬥場,亞太合作面臨不進則退的風險。

  作為亞太大家庭的一員,中國始終以中國方案促進亞太合作,以中國貢獻推動亞太發展,以中國智慧凝聚亞太共識,推動各方共同構建開放包容、創新增長、互聯互通、合作共贏的亞太命運共同體,為增進地區人民福祉作出重要貢獻。

  加強互聯互通,為建設開放融通的亞太貢獻中國力量。中國始終堅持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堅定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着力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和互聯互通,維護産供鏈暢通穩定。

  中老鐵路貨物運輸總量已突破7000萬噸;中國援建參與的斯裏蘭卡漢班托塔深水港、巴基斯坦瓜達爾港、柬埔寨德崇扶南運河等項目,成為區域貿易重要出海口。中亞班列開通新線路,中吉烏鐵路開工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年度開行突破一萬列,孟加拉國首條全封閉高速公路首通段正式通車運營。

  中國已同周邊25個國家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人民日報與環球時報近期聯合發布的《活力亞太——亞太地區16國民意調查報告》顯示,超過八成受訪者認為本國受益於亞太經合組織框架下的發展合作,包括獲得“更多國際合作”、“更多發展機遇”和“更多先進技術”。中國已成為亞洲穩定的重心、經濟發展的引擎和區域安全的支柱。

  堅持綠色創新,為建設持續發展的亞太注入中國動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綠色是亞太可持續發展的鮮明底色。中國順應科技發展趨勢,以更加積極姿態推動科技交流合作,營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創新生態,大力推動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不斷塑造亞太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從“中國芯”助力錢凱港發展成為拉美地區領先的智慧港口,到移動支付為馬來西亞游客創造便捷消費場景,從利用AI技術幫助沙特石油企業提升運營效率,到投資建設電動汽車工廠助力泰國新能源産業高速發展,中國創新為亞太國家的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為亞太人民帶來福祉和希望。

  中國還積極推動綠色能源建設,新能源汽車遠銷亞太各地,成為綠色出行新風尚;光伏和風電新增裝機連續五年超過1億千瓦,為全球提供80%以上的光伏組件和70%的風電裝備,為亞太綠色低碳轉型增添強勁動能。

  推動普惠包容,為建設繁榮穩定的亞太發揮中國作用。中國大力推動經濟技術合作,加大對發展中經濟體和弱勢群體的支持,共同做大並分好經濟發展“蛋糕”,讓各國民眾共享發展成果。

  中國向包括亞太國家在內的150多個國家和10多個國際組織提供疫苗和抗疫物資,支持亞太及全球公共衞生體系建設;中國在老撾、柬埔寨、緬甸實施“東亞減貧示範合作技術援助項目”,幫助當地建立社區減貧體系,帶動數萬人脫貧。中國還通過進博會、消博會等&&,推動區域國家共享中國市場機遇,對最不發達國家實施100%稅目産品零關稅等,以實際行動助力亞太包容發展,彰顯大國擔當。

  亞太是個大家庭,中國是大家庭中的一員。中國發展離不開亞太,亞太繁榮也離不開中國。中國將以擔任亞太經合組織2026年東道主為契機,繼續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同亞太及世界各國分享中國發展機遇,不斷為促進亞太經濟增長、推動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和力量,為本地區人民帶來更多福祉。

【糾錯】 【責任編輯:張旭燁 何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