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發表首次施政演講 “鷹派”方針引廣泛擔憂-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24 20:58:08
來源:新華網

高市早苗發表首次施政演講 “鷹派”方針引廣泛擔憂

字體:

  新華社北京10月24日電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24日在臨時國會發表就任後首次施政方針演講,其在安全、外交等領域的政策主張展現鮮明的強硬、保守色彩,引發日本輿論廣泛擔憂。

  這是2015年3月31日在日本海上自衛隊橫須賀基地拍攝的“出雲”號直升機驅逐艦。新華社記者劉天攝

施政演講説了些啥?

  在安全領域,高市&&,將進一步強化日本的防衛體制:把原定2027年度實現的“防衛費佔國內生産總值2%”的目標提前至本年度完成,在2026年年底前修訂《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國家防衛戰略》和《防衛力量整備計劃》“安保三文件”。

  在外交方面,高市稱,將以日美同盟為中心,深化日美韓、日美菲、日美澳印等多邊安全合作,致力於打造“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她説,中國是日本的重要鄰國,需要構建建設性、穩定性的雙邊關係,但兩國在安全領域仍有一些懸而未決的事項。

  在經濟方面,高市提出以“負責任的積極財政”為方針,推動人工智能等産業發展,並通過擴大地方補助和能源補貼等措施支持民生,減輕中低收入群體負擔。

  在涉外政策方面,高市&&,將加強政府管理,研究外國人購買土地等制度,讓在日外國人遵守相關規則。

  這是2019年1月17日在日本東京拍攝的裝有3D智能識別系統的大型機械臂。新華社記者華義攝

  施政方針能落實嗎?

  從現實條件看,高市要落實其主要施政方針,面臨着財政來源矛盾、執政基礎脆弱、社會輿論壓力等多方面考驗。

  首先,增加防衛費勢必要確保相應的財政來源。日本政府此前一度計劃增稅彌補防衛費缺口,但因社會反對強烈而推遲。如今,高市一方面主張減稅,一方面又提出“負責任的積極財政”,同時還要求擴大防衛支出,卻未具體説明如何確保穩定財政來源。其政策主張本身存在矛盾。

  其次,自民黨與日本維新會的聯合執政基礎並不穩固。目前兩黨合計議席數在眾參兩院仍未過半,且維新會採取的是相對松散的“閣外合作”形式,被日本輿論普遍解讀為“可隨時抽身”的臨時性合作。

  第三,在社會輿論方面,高市的強硬保守立場引發日本社會的廣泛擔憂。《朝日新聞》報道説,高市在安全、外交、應對外國人等領域的政策具有“強烈鷹派色彩”,意在大幅改變戰後日本發展方向,“這種動向令人強烈憂慮”。

  2025年10月21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前排中)在東京的首相官邸率閣僚合影。新華社記者 賈浩成 攝

  支持率會否“高開低走”?

  《讀賣新聞》在21日至22日開展的全國民調顯示,高市內閣支持率高達71%,在歷屆新內閣成立初期的民調結果中居於前列。這背後主要是日本政壇歷來存在的“新首相效應”,即新首相上&往往都是以高支持率起步。

  分析認為,高市作為日本憲政史上首位女首相,本身帶來了強烈的新鮮感。她從自民黨總裁選舉階段就強調“應對高物價、減輕民生負擔”,這種姿態契合當前社會關切。而民眾在經歷參院選舉後的三個月政治停滯期,對新政權也産生了一定期待。

  不過,支持率“高開低走”幾乎已成日本政局的固定模式。而且第一次安倍內閣等在啟動初期支持率超過70%的政權,不少維持約1年便宣告結束。日媒評論稱,高支持率若缺乏實際政績支撐,隨時可能被“期待與現實的落差”迅速吞噬。

  事實上,民眾的失望情緒已開始顯現。內閣成立次日,高市任命了26名副大臣和28名政務官,其中7人涉及“黑金”醜聞,包括多名自民黨原黨內派閥“安倍派”成員。這一人事安排立即引發在野黨強烈批評,高市預計將在國會面臨嚴厲質詢。

  共同社最新民調顯示,針對高市啟用“黑金”醜聞主要涉事者之一、原“安倍派”骨幹萩生田光一出任自民黨內要職一事,70.2%的受訪者認為“不合適”。(記者:李子越、陳澤安)

【糾錯】 【責任編輯:邱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