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問答丨歐洲這波禽流感影響有多大-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23 15:23:22
來源:新華網

熱點問答丨歐洲這波禽流感影響有多大

字體:

  新華社布魯塞爾10月23日電 熱點問答 | 歐洲這波禽流感影響有多大

  新華社記者

  近來,歐洲多國爆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法國、德國、荷蘭等國紛紛上調禽流感疫情風險等級,併發佈防控命令,疫情形勢備受關注。此輪禽流感從何而來?傳播情況如何?會造成多大影響?又是否會危及人類健康?

 此輪爆發有多嚴重

  根據世界動物衞生組織10月15日公布的最新報告,9月份歐洲禽流感爆發規模急劇上升,與上月相比,動物病例數從759例增加到6萬多例,家禽損失(死亡和撲殺)數從291隻增長到約33萬隻。其中德國、西班牙、法國等地情況較為嚴重。

  22日晚,比利時報告該國爆發禽流感疫情,目前已有319隻家禽死亡,6萬餘只被撲殺。比利時食品安全局下令即日起所有家禽都必須留在室內。此前一天,法國將該國禽流感風險級別從“中級”上調為“高級”,並加強家禽養殖場的相關安全和預防措施。法國自本月10日以來已報告4起在家禽養殖場爆發的禽流感疫情。

  20日,德國負責動物健康事務的弗裏德里希·洛夫勒研究所發布報告説,已將該國家禽養殖場疫情風險等級從“低”上調至“高”。10月以來全德已有超過15家家禽養殖場報告疫情,遠高於9月份的4起疫情報告。

  西班牙卡斯蒂利亞-萊昂自治區的巴利亞多利德省禽流感疫情最為嚴重。西班牙中央獸醫實驗室發布的數據顯示,自9月19日以來,該省已爆發6起疫情,受影響禽類超過200萬隻。

  葡萄牙食品與獸醫總局最新報告顯示,自9月以來,葡萄牙共確認7起禽流感疫情。其中,9月2日在聖塔倫區一家肉鴨養殖場的疫情波及25萬隻禽類,並導致上千隻禽類死亡。

  各國如何緊急應對

  目前,撲殺感染家禽和限制家禽流動是禽流感爆發後各國主要的應對方案。法國、德國、荷蘭、西班牙、葡萄牙、波蘭等國均宣稱已及時採取此類措施控制疫情蔓延。

  以荷蘭為例,荷蘭食品和消費品安全局22日宣布,該國海爾德蘭省一家蛋雞養殖場檢測出禽流感病毒。為防止疫情擴散,該局決定撲殺這家養殖場內約16.1萬隻家禽。此前,荷蘭當局已在10月6日撲殺了另一家爆發疫情的養殖場裏約7.1萬隻家禽。

  荷蘭還宣布,22日起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家禽圈養及隔離措施,以疫情爆發點為中心、半徑10公里範圍內實施運輸禁令,禁止從該區域內的養殖場運出家禽、種蛋、食用蛋、禽類糞便、使用過的墊料以及其他動物和動物産品。

  歐洲新聞網報道説,歐洲各國近年來加強主動監測野鳥和家禽的禽流感,除撲殺和限制流動外,對禽類實施疫苗接種的方案也在加強,以幫助家禽業從疫情中恢復。

 病毒從何而來

  世界動物衞生組織介紹,野鳥尤其是水禽,是禽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它們是家禽中爆發禽流感疫情的主要來源。

  法國農業部21日報告説,近期歐洲多國在候鳥中檢出禽流感病毒的情況明顯增多。10日以來,法國確認的多起家禽疫情相關地點均位於大西洋候鳥遷徙通道上,這表明每年9月至12月活躍在南遷通道上的野鳥是將病毒傳播至家禽的主要來源。

  德國勃蘭登堡州環境部門22日&&,該州正在經歷其史上最大規模的野鳥禽流感疫情,主要波及正向南遷徙的鶴群,病毒傳播速度極快,目前已確認超過1000隻鶴死亡。荷蘭、葡萄牙、拉脫維亞等國近期均在天鵝、野鴨、鶴等死亡野鳥中檢測出了禽流感病毒。

  德國弗裏德里希·洛夫勒研究所説,感染病毒的野鳥在發病初期仍具備飛行能力,可能會將病毒傳播至遷徙路徑上的家禽養殖場。

  預計影響幾何

  世界動物衞生組織最新報告稱,今年9月家禽中的禽流感爆發次數已創下過去兩個禽流感流行季周期裏同月最高紀錄,預計在未來數月內,爆發次數還將進一步上升。

  德國勃蘭登堡州環境部門預計,隨着候鳥向西南遷徙,疫情可能進一步在法國和西班牙等國蔓延,禽類死亡數量還將快速上升。荷蘭相關部門&&,禽流感傳播具有高度不可預測性,需要密切監測疫情發展。

  此外,禽流感爆發將影響一些珍稀野鳥的存亡。例如,在德國境內僅存約100隻的極危物種大鴇。

  歐洲新聞網報道説,禽流感威脅家禽産業和相關貿易。例如,摩洛哥9月起已暫停從葡萄牙進口家禽、雞蛋及其衍生産品,該政策持續的時間將據疫情發展情況而定。

 是否會感染人類

  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0月17日發布聲明説,禽流感病毒傳染給人類的情況較為罕見,且未觀察到人際間持續傳播現象。總體而言,歐盟和歐洲經濟區普通民眾面臨的禽流感人畜共患風險較低。

  西班牙衞生部門&&,目前的證據表明,禽流感病毒不會通過煮熟的家禽、蛋類或其加工産品傳播給人類。

  德國疾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禽流感僅在極少數情況下會從動物傳播給人類,這主要發生在密切接觸感染或因感染而死亡的家禽的群體中,例如養殖場工人或獸醫。應避免直接接觸生病或死亡的鳥類。

【糾錯】 【責任編輯:吳京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