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雲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有一種與彝族火把節密不可分的比賽——鬥牛。鬥牛承載着撒尼人“拼搏奮鬥”的精神圖騰,是勤勞、勇敢的象徵,展示着人們的智慧與膽識,也彰顯着彝族人民永不服輸的品格。
在撒尼人心中,牛是土地的脊梁,鬥牛場則是勇者的試煉場,上演着智慧與膽識的較量。畢世忠是來自石林縣西街口鎮西街口村委會大尾堵渣村的一名彝族鬥牛愛好者。火把節期間,他和兒子帶着“戰牛”奔赴賽場,準備參加一場激動人心的鬥牛比賽。
比賽結束時,畢世忠和兒子坐在篝火旁,第一次為鬥牛聊到深夜。兒子終於明白父親的用心,也感受到了賽場背後的深意——每一次抵擋、每一次衝鋒,都是迎接挑戰時的堅韌和剛強;每一道傷痕、每一滴汗水,都藏着比勝利更寶貴的東西,即像鬥牛一樣永不服輸的精神,始終烙印在每個人心中。
父親望著兒子被火光照亮的眼睛,仿佛看見了年輕時的自己。他們約定,明年火把節再戰。而真正的比賽,早已超越賽場——像鬥牛一樣,英勇無畏;像烈焰一般,生生不息。(完)
【糾錯】
【責任編輯:柴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