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加沙停火仍需直面考驗-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15 22:35:31
來源:新華網

專欄|加沙停火仍需直面考驗

字體:

  新華社開羅10月15日電 題:加沙停火仍需直面考驗

  新華社記者陳夢陽

  埃及沙姆沙伊赫峰會落幕,加沙地帶迎來了久違的平靜。隨着加沙停火第一階段協議生效,巴勒斯坦、以色列,乃至許多阿拉伯國家的民眾自發集會,歡呼、擁抱和激動流淚的場景令人動容。人們感慨兩年苦難的沉重,更祈禱和平的曙光能夠真正穿透陰霾。

  這份停火協議的達成來之不易,離不開國際社會持續勸和促談的不懈努力。但加沙衝突的句號遠未畫就,中東全面持久和平的目標更是任重道遠。在為停火歡呼的同時,多重信號已揭示平靜表象下的暗流洶湧:土耳其等國政要嚴正提醒以色列恪守協議,美國對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發出警示,也門胡塞武裝則直言“隨時準備應對以方違約”。

  多年來,中東局勢反復動蕩不斷碾壓着人們對和平的美好嚮往,僅新一輪巴以衝突就經歷了“停火-開火”的數次循環。本次峰會的幾個細節也頗耐人尋味:加沙衝突當事方以色列和哈馬斯的領導人缺席,中東地區重要國家沙特和阿聯酋僅派代表參會;白宮公布的峰會簽署文件幾乎沒有涉及具體措施。

  延宕兩年的衝突讓加沙這片土地傷痕纍纍:6.7萬條生命的消逝、7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90%被炸毀的建築、100多萬人的流離失所……這些冰冷數字背後,是人類社會難以磨滅的慘痛記憶。而以色列也付出了社會撕裂、高昂軍事支出、人員損失以及遭國際孤立與道義譴責等一系列代價。

  殘酷的現實早已證明,和平共存是巴以雙方的唯一選擇,“兩國方案”是解決問題的唯一現實出路。遺憾的是,如何落實“兩國方案”並沒有具體體現在美國提出的“20點計劃”以及此次雙方簽訂的停火協議中。慘痛的歷史教訓一再證明,沒有“兩國方案”的真正落地,巴以之間就不可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和平。

  除了核心政治問題,國際監督、“巴人治巴”、哈馬斯地位等一系列問題的解決如何從紙面落到行動,仍有漫長的道路要走,其間的不確定性難以預估。此外,解決當前210萬加沙民眾的緊急需求本身就是一項艱巨任務,更遑論在幾成廢墟的加沙啟動重建面臨的資金、技術、人力、物力等一系列現實問題。

  作為中東矛盾的核心,巴以問題的走向牽動着整個地區的穩定。巴以一日無真和平,中東便一日無真安寧。如今,停火達成與被囚人員交換為局勢帶來轉機,第二階段停火談判已提上日程。當務之急,是推動加沙實現全面持久停火,切實緩解人道危機,為地區穩定築牢“防火墻”。

【糾錯】 【責任編輯:錢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