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德黑蘭/開羅9月19日電 熱點問答|恢復制裁“箭在弦上” 伊核問題走向何方
新華社記者陳霄 吳寶澍 沙達提
聯合國安理會19日舉行表決,未通過關於繼續解除對伊朗制裁措施的決議草案。伊朗由此面臨重遭聯合國相關制裁的風險。英國、法國、德國此前強推安理會啟動“快速恢復制裁”機制,以此施壓伊朗與美國恢復核問題談判。什麼是“快速恢復制裁”機制?美國對當前伊核問題困局負有什麼責任?伊核問題將如何發展?
什麼是“快速恢復制裁”機制?
2015年,伊朗與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德國達成伊核協議。根據協議,伊朗限制自身核活動,以此換取聯合國、美國、歐盟解除對伊制裁。聯合國安理會當時通過第2231號決議,核可伊核協議。該決議包含“快速恢復制裁”條款。
根據這一條款,伊核協議任何一個簽署國如果認定伊朗“嚴重違反”伊核協議,則可以要求安理會啟動“快速恢復制裁”機制,尋求恢復聯合國對伊朗的相關制裁。
今年8月28日,英國、法國、德國以伊朗違反伊核協議為由,通知安理會啟動“快速恢復制裁”機制。根據規則,自“快速恢復制裁”機制啟動之日起,如安理會未能在30天內就延長對伊制裁豁免期限通過決議,則聯合國對伊朗的相關制裁將恢復。
在安理會9月19日的表決中,中國、俄羅斯、巴基斯坦、阿爾及利亞投贊成票,美國、英國、法國等9國投反對票,韓國、圭亞那棄權,關於繼續解除對伊朗制裁的決議草案未獲通過。
美國負有什麼責任?
當前伊核問題困局的根源在於美國政府一系列單邊行為。2018年,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恢復並不斷升級對伊單邊制裁。這導致伊朗無法享有協議賦予的經濟紅利。2019年5月起,伊朗逐步中止履行伊核協議部分條款,但承諾相關措施“可逆”。
美國政府2020年要求安理會啟動“快速恢復制裁”機制,但因美方已退出伊核協議,不再是協議簽署方,其要求未獲安理會同意。
今年以來,美國政府以對伊朗動武為威脅,要求伊方與美方談判。自4月起,就伊核問題和美國解除對伊制裁,美國與伊朗舉行了5輪間接談判。美方要求伊朗完全放棄鈾濃縮活動。伊朗予以拒絕,強調其不尋求發展核武器,但有權和平利用核能。
6月13日,以色列突襲伊朗,引發雙方相互空襲12天,其間美國出動空軍轟炸伊朗核設施。這之後,美國和伊朗一直未恢復談判。伊朗&&,恢復談判的前提是美國保證伊朗不會再於談判期間遭受襲擊。美國對此不予回應,反而繼續要求伊朗完全放棄鈾濃縮。
此次,歐洲三國為施壓伊朗與美國恢復談判,強推安理會啟動“快速恢復制裁”機制。
伊核問題走向何方
伊朗外交部19日就安理會表決結果&&,歐洲三國在安理會的行動“非法、不合理且挑釁,嚴重損害當前外交進程”,伊方在通過外交等途徑維護自身和平利用核能權利的同時,保留“對任何非法行為作出相應回應的權利”。
接下來,伊朗同英法德三國及相關國家仍有一週左右時間進行外交磋商,避免對伊制裁恢復。伊朗常駐聯合國代表伊拉瓦尼19日就表決結果譴責歐洲三國和美國,但同時&&“外交之門”並未關閉。他説,伊朗外長阿拉格齊下周將在美國紐約與歐洲三國外長會面。
伊朗官員此前警告,如果歐洲三國和美國無視伊方善意,執意恢復聯合國對伊制裁,不排除伊方會以停止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合作,甚至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作為回應。
伊朗媒體分析説,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將意味着伊朗完全終止國際原子能機構對伊朗的核查。屆時,美國政府將承受壓力,包括來自其盟友以色列的施壓,美方或再次與以色列聯手襲擊伊朗,那將令中東地區陷入動蕩漩渦,“對任何一方都沒有好處”。
國際社會普遍認為,強推恢復制裁無助於各方彌合分歧,政治外交是解決伊朗核問題的唯一正確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