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德試圖對伊朗“快速恢復制裁” 中國代表:堅決反對-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20 08:04:53
來源:新華網

英法德試圖對伊朗“快速恢復制裁” 中國代表:堅決反對

字體:

  新華社北京9月20日電 在美、英、法等9國投反對票的情況下,聯合國安理會19日未能通過一份旨在繼續解除對伊朗制裁措施的決議草案。英、法、德等國同時試圖啟動對伊朗“快速恢復制裁”機制。伊朗外交部當天對此發表聲明譴責。中方代表對此&&明確反對,強調政治外交解決伊核問題的必要性。

  這是位於紐約的聯合國總部外景(9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李睿攝

  英法德強推“快速恢復制裁”

  決議草案由9月安理會輪值主席韓國提出,未達到決議通過所需的9票贊成。中國、俄羅斯、巴基斯坦、阿爾及利亞投贊成票,美國、英國、法國等9國投反對票,韓國和圭亞那棄權。

  決議草案如獲通過,將根據2015年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以及核可這一協議的安理會第2231號決議相關規定,繼續解除聯合國對伊朗的制裁措施。

  6月20日,在瑞士日內瓦,德國外長瓦德富爾(中右)、英國外交大臣拉米(中左)、法國外長巴羅(中)與媒體見面(手機照片)。伊朗與英法德三國外交部長當地時間20日19時左右結束在瑞士日內瓦持續約3個小時的會晤。這是以色列與伊朗發生軍事衝突以來,伊朗首次與西方國家高級官員進行面對面磋商。新華社記者王其冰攝

  伊核協議參與方英國、法國、德國8月28日通知聯合國安理會,以伊朗違反這一協議為由,啟動“快速恢復制裁”機制。根據該機制,即日起,如果安理會未能在30天內就繼續解除對伊朗制裁通過決議,聯合國對伊朗的相關制裁將恢復。

  然而,英法德三國啟動“快速恢復制裁”機制的合法性存疑,因為根據伊核協議和安理會第2231號決議,啟動“快速恢復制裁”機制前需經過“分歧解決機制”,而三國繞過“分歧解決機制”,企圖直接啟動“快速恢復制裁”機制。

  接下來,伊朗同英法德三國及相關國家仍有一週左右時間進行外交磋商,避免對伊制裁恢復。

  伊朗:非法、不合理、且挑釁

  伊朗外交部19日晚發表聲明,譴責英國、法國、德國當天試圖強行推動聯合國安理會恢復制裁伊朗的決議,&&伊朗決心繼續推進和平核計劃,同時保留“回應的權利”。

  聲明説,英法德此舉“非法、不合理且挑釁,嚴重損害當前外交進程”。在安理會沒有達成共識且有多個理事國反對的情況下,此舉進一步侵蝕安理會的信譽,損害核不擴散機制。

  聲明警告説,如果安理會相關制裁決議因此恢復,美國和英法德三國需承擔全部責任。

  伊方重申,伊朗決心繼續和平核計劃,在通過外交等途徑維護自身權益的同時,保留對“任何非法行為作出相應回應的權利”。伊朗呼籲國際社會所有負責任成員拒絕英法德強推安理會恢復對伊制裁的行為。

  6月20日,在瑞士日內瓦萬國宮,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齊(中)在聯合國會議上發言。新華社記者連漪攝

  伊朗多次&&反對英法德三國啟動“快速恢復制裁”機制。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齊17日晚與英國、法國、德國外長以及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舉行電話會談,呼籲歐方繼續通過外交途徑,尋求“公平、平衡”的方案以解決伊朗核問題。

  根據伊朗外交部發表的聲明,阿拉格齊重申伊朗致力於通過外交途徑尋求解決方案,批評歐方觸發“快速恢復制裁”機制的做法“缺乏法律和邏輯依據”。

  中國:製造緊張和分裂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19日在安理會表決繼續解除對伊制裁措施決議草案後作解釋性發言,強調中方堅決反對有關國家強推安理會啟動“快速恢復制裁”機制,認為這種做法將嚴重損害通過政治外交方式解決伊核問題的努力。

  6月24日,在位於紐約的聯合國總部,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前中)在安理會伊朗核問題公開會上發言。新華社記者謝鍔攝

  傅聰指出,造成當前伊核問題困局的根源,是美國2018年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恢復並不斷升級對伊單邊制裁,致使伊朗無法享有協議賦予的經濟紅利,被迫減少履行協議義務。美國還置自身信譽於不顧,悍然對伊核設施發動軍事打擊,破壞由其自身發起的談判進程。在這種情況下,英國、法國、德國執意啟動“快速恢復制裁”機制,對伊進行單方面懲罰,是不公平、不合理的。此舉在安理會製造緊張和分裂,無助於各方重建互信、彌合分歧,不利於推動實現早日復談的外交努力,甚至可能導致不可預測的災難性後果,將多年來的外交努力毀於一旦。中方對此嚴重關切。

  傅聰強調,中方始終主張,政治外交解決伊核問題是唯一有效、可行選項,是實現持久和平的正確路徑。這也是國際社會的普遍看法。當前局勢下,中方呼籲各方保持冷靜克制,通過外交和對話解決問題,避免重回制裁施壓與局勢升級相互交替的惡性循環。(記者:尚緒謙、陳霄、沙達提)

【糾錯】 【責任編輯: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