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15日電 美國執法人員抓捕300多名在美韓企韓籍員工並引發外交風波約10天后,美國總統特朗普14日發文説,歡迎外國企業帶着專業技術人員赴美,並&&不希望“嚇退”外國投資者。韓國總統李在明此前&&,“抓人”事件會讓韓企對赴美投資感到猶豫和憂慮。
韓國政府連日來多次&&,韓方將調查被捕員工是否遭遇人權侵犯。韓方要求美方採取切實措施,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特朗普:歡迎外國專業技術人員

特朗普14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説,在芯片、半導體、計算機等很多産品的生産中,美方人員要向外國員工學習,並&&希望外國企業的專業技術人員能夠教授和培訓美方人員製造技術。
特朗普還説,他不願嚇退或阻礙外國和外企投資,“我們歡迎他們,歡迎他們的員工”。
媒體報道認為,“抓人”事件反映了特朗普政府政策的矛盾性。美國《華爾街日報》説,該事件是特朗普政府兩項關鍵政策的“碰撞”:打擊非法移民與重建美國製造業。《日本經濟新聞》文章認為,特朗普政府的政策相互矛盾,加大對“非法務工”的查處力度將影響美國經濟活動,阻礙所謂“美國製造業復興”目標的實現。
韓國:有點怕了
李在明11日在就職百日記者會上&&,“抓人”事件會導致韓企在對美投資時“非常猶豫”。他説,企業不可能不感到憂慮,他們擔心在美國設廠可能因此受到不良影響或變得更加困難。
韓國主流財經媒體《財經新聞》8日發表社論&&,這一事件暴露出美國雖然試圖吸引外資、推動製造業回流,但實際上引資環境令人擔憂。社論認為,不能讓美國一方面吸引外資、推動製造業回流,另一方面又無視外國人力與投資制度性安排的問題。
韓國輿論認為,“抓人”事件將影響正在美國建廠的三星集團、SK集團等其他韓國企業。若簽證問題得不到解決,類似事件可能重演,韓國企業赴美投資也可能因此受挫。
另據法新社報道,韓國工會組織已要求美方正式道歉。
調查侵犯人權問題
韓國總統府15日&&,韓方將調查被美方拘留的韓國公民是否遭遇人權侵犯。
韓國外交部14日也&&將徹底調查相關問題並採取必要措施。韓聯社援引韓國外交部相關人士的話報道説,韓國政府自韓公民被捕事件發生起就已向美方表達遺憾,並持續向美方提出在執法過程中韓公民權益不應受到不當侵害的要求。韓國外交部一名官員&&,將與被拘留者所屬公司共同調查此次事件中是否存在任何侵犯公民人權或其他權利的不公正行為。
9月12日,乘包機從美國返回的韓國工人抵達韓國仁川國際機場。新華社/法新
韓聯社當天曝光了一份被拘留者的“拘留日記”,其中記載了這名被拘留者遭受的多起不公正及惡劣待遇,例如居住環境惡劣、被拘留者遭到美方人員嘲諷等情況。
另據韓國外交部消息,外交部第一次官樸潤柱14日在首爾與美國常務副國務卿克裏斯托弗·蘭多會談,就解決韓國公民在美被拘留及合作改善簽證制度等問題磋商。樸潤柱&&,韓企員工在美國拘留設施中遭遇不當待遇,不僅當事人深受其害,韓國國民也因這一事件受到巨大衝擊,強烈要求美方採取切實措施,改善相關制度,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事件回顧
美國移民執法人員4日在佐治亞州針對韓國現代汽車集團和LG新能源公司合作經營的一家電池工廠及相關承包商展開突擊執法行動,300多名韓國公民被捕。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6日發布的執法視頻顯示,一些人雙手抵在大巴上接受執法人員搜身,隨後手、腳和腰被纏上鎖鏈,押解上車。
韓國外交部長官趙顯8日下午啟程赴美交涉。
大韓航空一架包機10日抵達美國佐治亞州亞特蘭大國際機場,準備接回這些工人。但韓國官員當天&&,“因美方情況”,原定當天返韓的航班被推遲。
趙顯10日上午同美國國務卿魯比奧會晤。魯比奧解釋稱,特朗普認為被扣韓國公民為專業技術人員,希望他們繼續留美工作並培訓美方人員。趙顯回應稱,韓方被扣人員因此次事件深受打擊,應先返韓再赴美工作更為合適。美方尊重韓方意見,同意安排他們回國。
被抓捕的韓籍員工11日獲釋,除1人選擇留在美國外,其餘人當天晚些時候乘坐包機返回韓國,12日下午抵達首爾。韓國外交部第一次官樸潤柱和LG新能源公司首席執行官金東明等政府和企業人士一同乘包機返回韓國。
據報道,美方向獲釋韓籍員工承諾,今後再次入境美國時不會受到影響。
此次“抓人”事件讓韓國國內一片譁然。韓聯社報道説,韓國民眾感到震驚、憤怒、恐慌。有政黨&&,此事給韓方帶來“慘痛的屈辱”,韓國送給美國“投資大禮包”卻遭“背後捅刀”。(記者:王申、周嘯天、陸睿、孫一然、陳怡;視頻:淡然、董亞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