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吉隆坡9月9日電 專訪:中國抗戰精神激勵亞洲人民——訪馬來亞大學國際與戰略研究專家羅伊
新華社記者王嘉偉 毛鵬飛
“面對重重困難,中國人民堅持抵抗並最終贏得勝利。這種精神不僅激勵了一代代中國人民,也激勵了亞洲其他地區的人民。”馬來亞大學國際與戰略研究係副教授羅伊·安東尼·羅傑斯日前在對新華社記者談起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時這樣&&。
羅伊指出,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到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歷經了14年艱苦卓絕的抗戰,這遠比歐洲戰場的持續時間長,這一事實本身就值得被更多人知曉。
“那是中國歷史上極其艱難的時刻,但也凸顯了中國人民的堅韌和鬥爭精神。”羅伊説,面對外部入侵,中國人民堅定抵抗,為世界樹立榜樣。
羅伊感慨,迄今國際社會對東方戰場的研究與傳播仍顯不足,外界對亞洲人民在戰爭中的犧牲和貢獻了解有限。“實際上,中國以及其他亞洲國家在戰爭中付出的代價,深刻改變了地區的歷史走向。這些故事應當被講述、被銘記。”
羅伊強調,銘記歷史不僅僅是回望過去,更是對未來的警示。“了解戰爭的殘酷,會讓人們更加珍惜和平。尤其要讓年輕人認識到,如果任由極端主義或霸權思維抬頭,人類可能再次陷入災難。”
【糾錯】 【責任編輯:薛濤】